陽謀

政事堂例行談論公事時,一封來自山南道的加急傳書被送入京畿。

水部司員外郎範思之在宮門下馬,顧不得整理儀容,風塵僕僕地去面見了女帝。

“陛下!”他捧起奏摺呈上,滿臉欣喜,“臣等嘗試了陛下所提供的材料及方法後,透過多次試驗,‘祈雨’已初見成效,昨日在蓬州一處山崖下,得天降甘霖!”

符染將寫得密密麻麻的奏摺接過,聽範思之繼續道。

“陛下聖明,那海草灰等物確有奇效,臣等還將原本方法進行了改良,加快了‘祈雨’的速度,請陛下一覽。”

此言一出,彈幕也好奇起來,宋攖寧展開奏摺,逐字細讀。

仿效煙花之法......將包裹好的燃物升空,減少火藥分量?

她愈發驚喜,不得不感慨水部司的人果然聰慧,將摺子合上:“拿給崔中書與馮尚書一觀。”

轉而繼續問範思之:“那除了蓬州之外,其他幹旱州府可有開始動作?”

範思之答道:“臣出發時,邱侍郎已前往渝州,相信不出三日,其餘地區的旱情也將得到緩解。”

崔望熙和馮慷看完了摺子,也又驚又喜,馮慷更是恨不得立刻去劍南道瞧瞧這神奇的法子。

“陛下可給這妙法取了什麼名嗎?這樣造福社稷的事當好好記一筆才是啊!”馮慷捧著摺子反複翻看,口中嘖嘖贊嘆。

宋攖寧敲著桌子,觀察著眾人的神情:“那便取做‘燃煙降雨’吧,簡單易懂,傳令下去,將此方法——”

她猛地一頓,收住了未說出口的話。

節度使蠢蠢欲動,心懷不軌,這個方法......目前還不適合交給地方學習。

不遠處,崔望熙目光如炬,似是看穿了她的想法。

宋攖寧面不改色,道:“將降雨的法子抄錄至工部秘庫,嚴加看管,不得洩露。”

馮慷在一旁領旨謝恩,崔望熙餘光瞥見他的一絲不解,微微一哂。

意料之外,她很聰明。

從當初的拒絕節度使入京賀壽,到今日將燃煙降雨的秘法秘密收於中央,宋攖寧一定是察覺到了——節度使垂涎帝位。

他不禁期待起來......宋攖寧何時會知道,自己也是如此呢?

她所倚重的臣屬,一朝中書令,也想造她的反,奪她的位?

又或許,已經知道了。

崔望熙抬眸,禦案之後,年輕帝王的目光恰好與他交彙,帶著往日裡如出一轍的溫和沉靜。

攖寧,攖寧。

他默唸這個名字。

道家有言,攖寧者,攖而後成者也。

上皇對於這個獨女,可真是寄予了厚望。

“崔相。”

理智瞬息回籠,他不緊不慢地拱手:“陛下......何事?”

“朕聽聞崔相在學塾時便素有美譽,文武雙全,獨步天下。”宋攖寧似是在話家常般,隨意誇贊。

“不過虛名罷了,不值一提。”

崔望熙有些興奮地候著下一句話,他明白,女帝設了圈套在等他。

宋攖寧撚著那張皺巴巴的戰報,喟嘆一聲:“馮將軍前線不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