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靈熹沒把這事兒看得很重要,現在人回來了就怎麼都好說,那些官兵來不來不一定,就算來了,還有個法不責眾,在村人自己的地盤上,他們找不到人,總不能把全村都逮起來,且慢慢磨吧。

她準備召集剩下的巡衛隊人手繼續回去練功課,起身就要走。

陳樹林攔住了她:“靈熹,我們準備走吧。”

晏靈熹愣了,陳樹林那神色極為沉重嚴肅,他是在說要逃荒去了。

可為什麼?

她呆了半天才繞過這個彎:村人不走是因為怕,如今要走也是因為怕!

陳樹林是不敢扛著全村老小的生計跟官府對抗的,他也不想舍了這些為自己村子出力的人,唯一的辦法就是走。

晏靈熹就對上他的視線點頭:“成,午飯後我過來一趟。”

這邊事差不多安排了,晏靈熹就拉著自己衛隊員們走,她看著回來的那些勘探隊裡的人各個體格兒不錯,連帶著,只要沒大傷的也全給拉走了。

教完一個時辰,她回家去寫清單,為這還特意跟讀書的人家買了一刀紙。寫完,她又馬不停蹄衝進陳樹林家。

“帳篷各家各戶要有一頂,人口少的呢,自行和別人家合夥去,二十人左右要有一頂,夜宿或遇風雨都用得著,最好統一用同樣的油布做,一眼就能認出來是咱們村的人。

常用的藥丸、藥粉,包括驅蟲的艾草和驅蛇的雄黃,這些人人要備;火摺子青壯們手裡要有幾個,還要給配打獵和防身的傢伙什;板車現在就著人現打,起碼每三戶要有一車,要不然速度上不來,到時候有拖後腿的人,咱們可不能搭上全村人等他。

最重要的,讓嬸子姨姨們做黃、黑、赤三面大旗,還有想辦法弄個號角,最起碼行、止、伏、防禦、衝鋒五個訊號要清楚明白。”

里正陳樹林、村裡會算賬的先生陳忠恆,還有童生李凌雲全在陳家聚齊了。算上晏靈熹一共四人,各自列了一份清單,然後互相查缺補漏,看有沒有漏下什麼。

陳樹林還好,他習慣了,另外兩個前頭聽著還覺得這孩子心挺細,好幾樣兒是他們沒想到的,後頭就越聽越懵,陳忠恆瞠目道:“你這是去逃荒還是去打仗啊?”

還旗語?還衝鋒?咱們一村子莊戶人衝啥啊?

晏靈熹安坐在陳家的大圈椅裡:“這是必要的,我們村裡人太多,就算有一半不跟我們走的,還有二百多人。這樣的隊伍如果不用些行軍打仗的技巧,那麼領頭人的口令傳不下去,掉隊等等問題會層出不窮,尤其是遇到危險時,我們不能是一盤散沙。不用太擔心,也許衝鋒這個口令,我們一次都不會用。”

“嗯!”李凌雲想了半天想明白了,覺得她說得對:“歷朝歷代逃荒的災民都極苦,不光是天災還有人禍,前朝有學者粗略算過,死於暴動、搶掠的災民絕不少於那些餓死、渴死的!”

“搶劫什麼的必定會有,你們兩個小的以為咱們兩個加起來一百多歲的人不知道?可咱們村人多,青壯多,沒事的,不要這麼麻煩!”陳忠恆不死心,二三百人的隊伍呢,他怕啥?

晏靈熹隨便揀了兩樣:“夜襲或混戰怎辦?”

陳忠恆眨巴眨巴眼兒,不說話了。

陳樹林:“做,聽靈熹的,我讓她們做去。”

晏靈熹衝她陳叔笑眯眯,拿出自己的牛皮大水囊:“還有這個,我們應該儘量多帶水,但不要用桶,最好只用水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