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石一看,好懸下巴沒驚掉,裡頭滿滿的都是野雞羽毛,還都是那種最細軟最蓬鬆的絨毛。

這些東西晏靈熹有的是,還有兔子皮鳥雀毛什麼的,大部分都賣給了商城,只留下點野雞的底絨,把原來枕頭裡的麩子給換出來了。

“這都是你打的?”

那個枕頭不小,填得滿滿的,要是隻取最好的絨毛來填,起碼得七八隻野雞才夠用。

“嗯。”晏靈熹得意地一揚眉頭。

周青石驚歎地打量了兩眼晏靈熹,本來他以為自己這兩手不錯了,別的村人還不會,結果竟不如這個小女娃子。

他搖搖頭,沒想再繼續追問下去,這個年紀,這個身世,還能夠全須全尾活下來,確實需要一些本事。

“這樣,石大哥,等下回你得空了,咱們一起上山,你親眼看看。”

看看咱的身手你就放心了。

周青石答應了,這事兒就這麼定下。

送走周青石,陳姨又送來第二天的訂單,等晏靈熹回到小柴房躺下的時候,長舒了一口氣。

真是熱鬧的一個晚上。

第二日她幹完割草的活兒,已經挺晚了,但她沒急著回去。

找個背靜處,晏靈熹端出了兩碗樹豆腐,往裡正家走去。

昨天里正跟全村宣佈的決定,讓晏靈熹對他好感大增,早該這樣兒了!

村裡人太愛莊稼,也太緊抓著這唯一的希望了,他們就不大顧及自己的命。顯然,一直硬著頭皮把水都用來澆地是不理智的。

里正是個明白人,晏靈熹準備找他嘮嘮。

里正名為陳樹林,四十多歲,正是壯年,晏靈熹到的時候他正蹲在枯井跟前兒嘆氣。

“陳叔,給你家晚上加個菜。”

晏靈熹笑呵呵把兩碗樹豆腐遞給他,陳樹林下意識要接,手在半空中停住了。

眼前這個八九歲的丫頭瘦巴巴的,長得倒是清秀,不像是村裡人,不對,自己沒見過她吧?

“你是哪家的娃娃?”

陳樹林想了半天,不認識。

晏靈熹就順手把樹豆腐放到門口石墩子上,隨便擺了擺手:“您管我叫靈丫頭就行。”

這算是自我介紹。

接著她從袖管裡掏出兩本書來,書裡還夾著一張破破爛爛的草紙。她遞給陳樹林:“您看看這個。”

陳樹林剛想問問她家大人是誰,注意力一下子被那兩本書吸引住了,一本《山川水脈集》,一本《災患錄》。

這丫頭......

陳樹林有點發愣,又翻了翻那張草紙,草紙上用炭筆畫了一張大圖,是蓮心莊方圓幾十裡的地圖,有許多地方被圈起來,還有一些畫了方塊兒。

晏靈熹指著那張圖:“這是我根據《山川水脈集》粗略所作的一張水脈圖,您看,圈起來的地方都是書中記載可能有水脈的地方,不過這本書有年頭了,大部分水脈可能都改道或者枯竭了,我們可以結合書中二十八頁所記載的勘察方法進一步校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