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千姬正式成為了京都的大名,並昭告整個京都的民眾。

並由尹娃和李維共同擬寫了一份《討北條檄文》,內容大致是京都大名禍亂藩郡,世家貴族哄抬米價,武士家臣欺男霸女,我們藤原家就任於妖魔禍亂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重振京都。

當然,對於民眾來說,誰當大名都是無所謂的,除非整什麼謝特一般的君菓主義,否則大名這個位置誰上誰都行。

但是,藤原家就任大名之後立刻下法三章。第一,降低米價,使得原本十數倍的米價降低到了災禍前的1.5倍到2倍之間。並不得超過2倍。

第二點,整個京都往後三年的稅收減半。

第三點,貴族犯法與庶民同罪。

這三條令一出,整個京都的民眾奔走相告,皆大歡喜。

底層人民不懂什麼是政治鬥爭,但是一定懂什麼是好人與壞人。

只需要將前任北條大名與民眾息息相關的罪狀列舉,再施加恩惠。民眾只需要拿北條大名時的稅收與現在稅收一比,那就坐實了北條大名的一切罪狀。

藤原家自然而然的成為被所有人擁護的大名,整個京都的底層工作也就可以非常順利的展開。

而另一邊李維開始建立督察制度以及情報制度。

設立忍者隱村,大量的招收無家可歸併擁有修行靈力資質的孤兒訓練成忍者。

而忍者番隊開始分為暗部與情報部,情報部怎麼負責收集情報與隱藏。暗部負責進行戰鬥與暗殺。

而現在忍者的主要任務,除了收集妖魔與源氏幕府的資訊之外,就是督查全京都計程車族官員。

誰敢伸手,誰敢不服李維的制度,都會被忍者們一一記錄下來。

這樣全新的忍村制度瞬間就成為了全京都士族官員頭上的一柄閘刀。

雖然看上去像是忍村的制度,但是李維基本上用的還是朱八八的錦衣衛制度與後續的東西廠制度。

暗部就相當於是錦衣衛,情報部就相當於是東廠,忍村就相當於是西廠。

至於武士番隊,那就是屬於正規軍隊,而不是特務機構。

這樣的制度下去,整個京都會進入到酷吏統治的時代。士族與官員們人人自危,武士階級們也不敢造次,不敢犯禁。

但是對於整個京都的普通人來說,卻是發現治安變好了,稅收降低了,再也沒有當街殺人的武士貴族。

整個京都開始蒸蒸日上了起來。

而李維也將自己的絕大部分勢力遷到了藤原府中,嵐山雖地處險峻,易守難攻,但因為是一座大山,並且原本是一座神社,完全限制了後續的發展與壯大。

當然李維並沒有放棄嵐山,因為攔截機工廠就建立在哪裡,並且嵐山是一座死火山,含有大量的資源與礦物,李維準備漸漸的將嵐山發展成一個工業區。

尹娃已經在這個時代復刻出無煙火藥了,並改進了工匠們所製作的老式霰彈火槍與爆彈,升級成了正兒八經的燧發霰彈槍與破片手雷。

在給尹娃一段時間,它就可以完成從燧發火槍到轉輪槍的升級,那個時候,就是徹底的降維打擊。

時代馬上就要變了,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