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裡,許信再次查閱了一遍貓坡礦段的專案資料之後,就開始根據系統內自動生成的圖件,開始繪製3d礦床圖。

兩個礦層,下層辰砂賦存在白雲岩中,相對穩定,只有在構造穿越的地方出現變化。

上層的辰砂,主要賦存在岩石節理、縫隙當中的有機物。在地層分析視界內,這一層礦層就像蛛網一樣,變化多端。

之前多個勘查專案之所以摸不清礦層品位,正是因為無法徹底摸清這一層複雜的構造情況。

岩石節理、裂隙實在太多了!

除了摸清礦層情況之外,還有一個額外的收穫。

往橫穿礦區的一條斷層的走向一端走五百米左右,地下大約三百米處,存在一個辰砂富集的地方。

這是一個新發現的礦體。

在仔細的研究了地質情況之後,許信對這個小礦體的成因有了初步的推斷。

在礦層形成過程中,辰砂受到溫度、地質構造運動等影響,混合在含礦質熱滷水溶液中,順著斷層縫隙,向地下滲透,有的與白雲岩混合在一起,有的存在於岩層縫隙、節理中。

其中一部分含礦質熱滷水溶液,順著斷層縫隙,流向了三百米更深處,在一個溶洞內積存了下來。

它是一大團,非常集中,品位也很高,開採價值非常高!

畫好了3d礦床圖,又重新編寫了一份儲量報告。

在每一分資料上,他都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按照周樹青的話,不需要透過正規的驗收,只需要得出一份資料,能夠指導礦山開採,就足矣。

完成了這些工作,他就直接跟何秘書聯絡,把資料提交了過去。

第二天一早,接到何秘書的電話,許信來到了周樹青的辦公室。

胡吉興還在翻看許信提供的資料。

他看到許信走進來,肚子裡彷彿有一萬個為什麼,想要對許信問出來。

周樹青熱情的站起來迎接許信的到來,大家入座之後,他鄭重道:“許信,你跟我說實話,這份資料可靠嗎?”

“可靠!”許信點頭。

“你這份資料,顛覆了我對我們汞礦山的認識。”胡吉興搶著話說道。

周樹青也是感嘆道:“老胡從昨天開始,一直翻看研究你提供的資料。

他也是老地質了,又在我們礦山上工作了十多年,地質技術這一塊,沒人比他更瞭解。

他對你提供的資料,提出了許多疑點。”

“有疑點很正常。”

對於別人的質疑,許信並不慌張,很是鎮定,“因為你們以前做的工作,存在太多錯誤,你們的認識也是存在偏差的!”

他的話,直接把所有人一巴掌拍死啊。

這也太自負了。

周樹青沒有立即評論對錯,而是問道:“如果說,我們必須跟周樹山那邊的技術員對峙,來一場辯論,你有多少勝算?”

他這邊肯定是無條件支援許信的觀點。

但別人肯定會全力否定許信的成果。

許信還沒回答,胡吉興再次插話,“你這裡重新圈出了一個新礦體,而且儲量還不低,品位也不低。

你又沒有進行工程,憑什麼得出這樣的儲量資料?”

“你們不行,不代表我不行!”許信依然很自信。

“我希望你能夠自圓其說。”胡吉興臉上寫滿了擔憂。

周樹青嚴肅道:“我們已經通知周樹山那邊的人,下午召開會議,討論這套資料!

如果確認了這套資料的準確性,那麼接下來的礦山開採,將以這套資料為技術指導!”

“我出席?”許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