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源局完成專案報備之後,許恆強直接就帶人殺進糧坪礦區五礦段,馬不停蹄的開展地表工作。

在前往五礦段的路邊,果然看到了以前資料有體現的倒轉褶皺。

許信以前都沒注意到這裡,只要稍微抬頭,就能夠從開挖的陡峭的邊坡看得一清二楚。

果然如許恆強之前所解釋的那樣,這一個褶皺現象,只是因為修路偶然挖出來的冰山一角,根本難以讓人聯想到整個五礦段。

他們下了車,順著地層的走向,一路向東南方向走,發現地層沒有斷過,非常連續。

那麼可以說,這個褶皺延續到五礦段,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至於這個區域性小褶皺,是否能夠牽扯出一個大型倒轉褶皺,地表工作是不太可能完全摸清楚。

在跑了幾天地表工作之後,看到的地質情況,跟以前的勘查資料沒有太大出入。

那麼接下來的工作,直接就上鑽孔了。

從地表來看,地層傾向是大概是200度。

按照打鑽的規範,肯定是由淺入深。

以前勘查專案打鑽都是先從五礦段西北方向,靠近礦層出露的地方開始打鑽。

不過,如果按照他們現在提出的新思想,整個五礦段下面是個倒轉褶皺的話,那麼地下出現了地層倒轉,地層傾向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反轉,傾向應該大概是20度左右。

以這種倒轉褶皺為指導思想,打鑽就必須要從五礦段東南方向開始。

但是在礦山的坡底,並沒有可採礦層出露。

這對於鑽孔座標的選取,製造了巨大的難題。

在經歷了多次會議討論沒有取得理想結果之後,許恆強拍板決定,就在礦山最底部的地方,打一個孔。

鑽孔的位置,跟許信當初第一次使用地層分析視界的位置,更靠西南方,偏離了大概三四百米。

這裡已經位於礦山的邊緣

按照之前許信指導畫出來的礦山剖面圖,這個鑽孔,見到第三層磷塊巖的位置,大概在一百米左右,打鑽深度不超過一百五十米。

這樣的深度,最多需要兩天時間。

這個鑽孔意義重大,見礦與不見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成敗。

在等待鑽進結果的時間內,許恆強幾乎沒有睡安穩覺,每天就盯在鑽機旁邊,每次取岩心上來的時候,都眼巴巴的盯著。

因為剛取上來的岩心髒兮兮,鑽工一般都是要用清水沖洗之後整齊碼放在岩心箱內。

但是,許恆強完全不管髒與不髒,拿起剛取出來的岩心,捲起衣角搓掉岩心上面的泥沙,仔細的檢視著岩心的色澤、硬度,然後判斷巖性。

內心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能夠看到灰黑色的磷塊巖。

在剛打下去十多米的深度,其實就碰到了第一層磷塊巖,厚度挺厚,品位不高,這在意料之中。

之後一整天,地層由新到老順序正常,沒有任何驚喜。

更沒有看到所謂的第二層磷塊巖,乃至第三層磷塊巖。

一夜之後,鑽到設計孔深一百五十米了。

鑽機停了下來。

看著手裡的灰質砂岩,許恆強欲哭無淚。

從這個鑽孔一百五十米岩心來看,沒有看到地層倒轉,岩層順序正常。

這兩天來,許信跟著江業虎,順著礦層走向往西北方向,施工了幾條探槽,並沒有什麼有價值的發現。

聽說鑽機打到了設計孔深,一早他們就趕了過來,看到許恆強臉上的表情,又看了一下岩心,就知道情況不妙。

鑽探的結果跟預期有很大的差距。

鑽機機長見主要技術員都在,連忙問道:“還繼續打下去嗎?”

鑽孔需不需要繼續打,要從地質需要的角度去考慮。

江業虎明知這種情況下應有的決斷,仍朝許恆強問道:“老許,你認為還有打下去的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