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 共同點(第1/2頁)
章節報錯
要論起來,王梓嫻的年紀比謝憬琛要小些。
當年在弟弟王梓穆失蹤之後,王梓嫻立志要做警察,所以初中畢業之後就去上了警校,警校五年畢業出來就做了警察。
做警察沒幾年,就因為什麼事都衝在前頭,立了好幾次功,升成了支隊長。
「她是查RL的線人?」王梓嫻驚了一下,又壓低了聲音,把謝憬琛拉進角落裡。
「線人?臥底?據我所知,我們向RL裡安插臥底從來沒有成功過吧?」
「不是安插進去的……」謝憬琛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麼和王梓嫻解釋,「我們先把手頭的案子解決了,這些案子也和RL脫不了干係,不然不會讓我們來做專案組。
等這些查清楚了,其他的線索我後面再和你說。」
王梓嫻深深看了他一眼,隨後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
從局裡調來兩個武警保護方玲,隨後謝憬琛和王梓嫻分開,一個去方玲被害的現場看看,另一個重新去前面的案發地點檢視。
有的兇手在作案之後會回到現場。
這種情況通常出於兩種心理,一是想回到現場確認自己有沒有留下什麼與自己相關的關鍵線索,二則是想觀察自己的作為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獲取一種變態的滿足感。
通常情況下,兩種心理是同時作用的,就好像人總喜歡去找刺激,但是刺激完了又後怕一樣。只不過罪犯找的這種「刺激」對社會的危害性更大。
警方看守作案現場,也有防止現場線索被破壞的原因在裡面。
如果兇手回到現場,發現方玲沒有死的話,很有可能會再次下手。
這種專門衝著致死的目的去的,大機率是仇殺,而且,在詢問方玲的時候,她的態度也表明,九成九的機率是仇殺。
謝憬琛記得,安如喬說過,周陽說要把方玲「摘出來」,說方玲頭上,那個把控著整個藥物產業鏈的神秘人手裡有可以致方玲於死地的把柄。
方玲那種遮遮掩掩的態度……是不是說明,她想到的「仇人」可能與她以前做的壞事有關?
去方玲家的路上,謝憬琛一條條地理著線索。
馮光華死之前是漏了餡的,她在不經過警方通知的情況下,知道了林蕊蕊的死。
謝憬琛做了一個假設,假如殺死馮光華、裴呈淨、林蕊蕊、周陽的兇手以及試圖殺死方玲的兇手是同一個人的話……
這些受害者的共同點是什麼?
為什麼兇手要殺他們?
先找共同點。裴呈淨、林蕊蕊、周陽和方玲都與k市藥科大有關,馮光華是裴呈淨的妻子,她並不是藥科大畢業的,也不在藥科大工作,但是由於裴呈淨的關係,勉勉強強可以算作是和k市藥科大有關。
如果受害者共同點的關鍵是藥科大的話,兇手大機率也是藥科大的人,而且和這些受害者都認識,並且有仇。
按照現在的已知條件來看,同時與這些受害者都認識的嫌疑人,一個是蘇葉,另一個是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