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 好巧(第1/2頁)
章節報錯
說著說著,方玲就抽抽噎噎地哭了起來,“要是沒有罵亮亮就好了……嗚……我們要是沒有罵亮亮……亮亮他……他也不會……也不會離家出走……更不會去河邊自殺了……”
離家出走?
去河邊自殺?
這都什麼和什麼啊……警方還沒調查出來結果呢,這個當媽媽的,就一心覺得自己兒子是自殺?
謝憬琛隨即問她:“你怎麼能確定亮亮已經自殺死了呢?是有人告訴你的嗎?這件事你和你丈夫說過了嗎?”
“都……都是周陽說的……”方玲拿手抹眼淚,“那雙鞋……那雙鞋是周陽給我兒子買的……他不會認錯的……”
又是周陽。
對著一個哭哭啼啼的女人,謝憬琛的態度又不好過於僵硬,只能好聲好氣地問她,“能和我說說周陽是怎麼和你說的嗎?”
方玲像倒豆子一樣,把周陽和她說的話全都抖了出來。
周陽告訴她,自己在河邊看見了亮亮早上穿的那雙鞋,亮亮一定是因為早上捱了罵,想不開就跳河自殺了。要不然的話,怎麼會到處都找不到亮亮呢?
這麼小的一個孩子,又不懂事,離家出走的話,肯定會去投靠自己認識的人才對,但是方玲打電話問了一圈,沒有一個人說見到了亮亮。
周陽還說了,如果是誘拐的話,人販子為什麼要特地把亮亮的鞋脫了放在河邊上?這也太不合理了一些。
再加上現在的小孩子都早熟,壓力又大,心理又不太健康,沒看見新聞上好多小孩子因為考試考得不好就跳樓嗎?亮亮肯定是因為想不開,就去跳河了。
說實話,周陽的這副理論,聽起來漏洞百出。小孩子自己想不開去跳河,所以避開了路上所有的監控?然後跳河的時候什麼衣服都不脫,只脫一雙鞋?
而且周陽為什麼這麼執著地一直想讓方玲夫妻兩個相信亮亮已經死了呢?這對他有什麼好處嗎?
問題是,這麼奇怪的一套理論,做母親的方玲就這麼簡單的相信了?
後面方玲也只是哭,也沒再說出什麼有用的資訊來。
問完之後,謝憬琛就回到了方玲,周陽兩家居所的樓道位置。
疑點太多了,方玲也是,周陽也是,相比起來,只有李鵬的表現像是一個正常的父親。
方玲這個人很奇怪,看起來柔柔弱弱的,還很愛哭,但是卻好像有兩幅面孔,一面哀哀慼戚,為了兒子傷心,另一面又好像對兒子漠不關心,甚至希望他死。
周陽這個人也很奇怪,看起來唯唯諾諾的,但是卻一心想讓鄰居家認為他們失蹤的兒子已經死了。
方玲和周陽兩個人的關係更奇怪。
周陽會給方玲的孩子買鞋,並且清楚的知道李亮早上穿什麼鞋出門。
方玲對周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信任,這種信任甚至超出了對自己丈夫已經對來幫助搜尋的警察的信任,信任到聽周陽說自己兒子死了,就直接放棄再去找自己的兒子。
謝憬琛覺得李鵬頭上綠油油的,而且隨即就把嫌疑安在了周陽頭上。
周陽這個人有大問題。謝憬琛現在懷疑就是周陽帶走了李亮,並且說不定還想把李亮害死。這個可能性有五成以上。
定案講究的是證據,證據要靠搜查來獲得,而搜查的第一步,往往是推理,或者說是猜想。
每一個查案者都要擁有出色的聯想能力,透過蒐集來的資訊和查到的蛛絲馬跡,確定大概的懷疑方向。
現在,李亮失蹤案,謝憬琛有三個懷疑方向。一,是周陽誘拐,並且有殺害的可能性。二,是方玲自導自演。三,是周陽和方玲合作誘拐了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