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日軍還有半年多就要投降,李雲龍也沒有必要再去招惹鬼子,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部隊和根據地的發展上。

在剿滅了防區內的山賊和土匪,李雲龍又把趙剛,丁偉和孔捷召集到意思,打算商量一下成立一群軍校,來培養部隊裡的底層指揮官。

畢竟自從合併成立華北第一縱隊後兵力極速擴充,到現在算上民兵總兵力已經到了七萬多人。

雖然實力增強了不少但缺點也顯露了出來,那就是底層軍官的素質嚴重下跌。有的軍官別說識字了,就連地圖也看不懂。

李雲龍之前在新一團的時候雖然讓趙剛辦過識字班,但能夠識字看懂地圖的人本來就少,而且隨著幾次大戰鬥,那些識字看地圖的人也減員不少。

於是李雲龍就想著一步到位,辦一所軍校來培養軍官,畢竟現在部隊這麼多兵力,光靠上級派遣軍官根本就不夠,而且總部也沒有這麼多的人才派遣給李雲龍。

畢竟八路軍也不是隻有李雲龍的部隊再擴充兵力,自從國共合作後,八路軍的兵力從之前的幾萬人擴充到現在的幾十萬人,增長了二十多倍,各部隊的指揮官大部分都得靠自己培養。

而且就算有知識分子大部分也都是擔任後勤工作,就像趙剛這樣的,所以八路軍內的指揮官多數都想李雲龍這樣的大字不識一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國內的知識分子本來就少,而且大部分都在國軍哪裡。

所以李雲龍才想著成立一所軍校,來一勞永逸得解決這個問題。

畢竟還有半年多日軍就要投降了,到時候他們肯定會接受大批的日軍裝備,擴軍是肯定的事情。

那麼人員和武器裝備都有了,剩下的主要就是軍官,尤其是底層軍官,雖說能打仗的不一定非得識字,但識字總歸是一件好事,作為後來人,李雲龍知道軍隊知識化才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在未來不僅軍官要有知識和學歷,就算是大頭兵也要有知識,不然那些技術武器誰來操控。

雖然趙剛、丁偉、孔捷看的沒有李雲龍那麼長遠,但對於辦軍校的事情還是支援的,他們中雖然有些人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

而且趙剛還舉一反三,提出不僅要辦軍校,也要辦一所綜合院校來培養行政人員。

畢竟第一縱隊已經佔據了七座縣城,還有華北地區的大片農村鄉鎮,這麼多的地區都得靠趙剛來管理。

每天都忙的不行,趙剛已經有些分身乏術,所以在李雲龍提出辦軍校的時候一句話沒說就同意了。

“老李,你老小子是怎麼想起來要辦軍校的,還別說,這個主意還真不錯。”孔捷一邊喝著茶一邊衝著李雲龍問道。對於李雲龍提出辦軍校的事情他是非常贊成的,雖然他自己沒什麼文化,但對於文化人他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先別說這個,咱們還是說說軍校的事情吧,老李,不是我打擊你,雖然我也造成辦軍校培養軍事指揮人員,但這軍校可不是這麼好辦的,別的先不說,就先說這教員,你去那裡請?雖然老趙的文化水平不低,但軍事這方面………。”丁偉雖然沒有明說但這意思已經很明白了,趙剛是大學生沒錯,但他參加革命以來一直擔任的都是文職工作,軍事指揮方面還不如他們幾個呢。

但他們幾個雖然職位不低,軍事指揮能力也不弱,但讓他們幾個區教學,那還是算了吧。

聽到丁偉的話趙剛也反應過來,他們這些人裡,上過學校系統學習過軍事指揮官的人基本沒有,那誰來擔任教官呢,雖然跟李雲龍搭檔開始發現這小子的指揮能力不錯,但讓他擔任教官趙剛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李雲龍的文化還是跟他學的呢。

於是在丁偉說完後趙剛皺著眉頭說道:“是啊老李,這教員咱們去哪裡請?讓總部支援?雖然總部是有些方面的人才但也不多,肯定給不了咱們多少幫助。”

聽到兩人的話李雲龍想了想開口道:“這好辦,既然總部給不了支援那咱們自己想辦法,文化課程方面由老趙安排人來擔任教員,至於軍事教員就從咱們自己隊伍裡面找,讓那些團長、營長輪流來當教員,至於課程教的怎麼樣,反正是死馬當做活馬醫,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強吧。”

“這能行嘛?”聽到李雲龍的話趙剛有些擔憂的問道。

“我覺得挺好,老李說的對,這學習一下總比不學要強,反正都這樣了,還能比之前更差不成?”聽到李雲龍的話丁偉眼睛一亮開口說道。

“我認為可以試一試,咱們這也算自力更生了不是嘛,而且咱們自己都是泥腿子出身,還不是照樣打仗。”孔捷也非常認同,反正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要是有些方面的人才的話誰願意這麼辦,還不是沒轍嘛。

李雲龍見幾人沒有意見於是說道:“行,那咱們就這麼定了,接下來給學校找個地址起起個名字,趕緊把學校給辦起來,這樣就能儘快的培養人才了。”

“要不就叫《晉西北軍事指揮班》我覺得這個名字不錯,你倆覺得呢?”丁偉點點頭開口說道,說完直接看向一旁的李雲龍和孔捷,反正軍事方面就他們三個拿主意,在部隊裡趙剛只管生活方面。

“嗯,老丁這個名字起的不錯,我覺得很好。”丁偉說完後孔捷開口認同道,反正他自己是不會起名字,也沒有這個水平,而且他是真心覺得丁偉起的這個名字不錯,晉西北,那不就是他們三個發家的地方嘛。

“不行、不行,雖然這個名字也可以到我覺得還是差點意思。”李雲龍開口反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