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四合院終結——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和華為併購完成後,閻解成把整個通訊部門一百多號人全部遷移但了深市,由任正非領導擴充套件通訊領域研發無線通訊技術。
而鴻蒙公司以後就安心專攻網路領域,正好這時國內網際網路領域大爆發,倪光南提出完研發自己的計算機處理器和作業系統。
閻解成想著反正公司現在又不缺錢,於是想了想就點頭同意了,由倪光南帶頭成立晶片設計部門,由閻解曠帶頭研發作業系統。
為此閻解成還併購了幾家半導體生產廠,其中就有無錫華晶、紹興華越、上海貝嶺,併購完成後,趁著現在老美現在還沒有開始對國內進行技術封鎖,趕緊更新了一批裝置。
老美對國內進行半導體裝置封鎖是九十年代後才開始的,現在國內能夠生產半導體器件的廠商有幾十家之多,都是八十年後從老美引進過來的裝置。
現在國內外的技術差距還沒有後世那麼大,這幾十家工廠剛引進裝置的時候都還算世界主流。
但在進入九十年代後這些工廠不是倒閉就是轉變別的產品,之所以變成這樣,主要是太過分散,無法形成規模,沒資金更新裝置和開發新的工藝。
再有就是半導體產業更新換代太快,這些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剛開始生產就就落後了,這就形成了一個死迴圈,想掙錢就只能找別的出路。
於是當閻解成找上門提出併購工廠,更新裝置並且還把工廠留在當地。
當地政府想都沒想就同意了,畢竟這些工廠留在當地手裡也是拖累,就算想要轉產別的產品,也得先投入大量的資金。
只要能解決工人就業問題,別說併購了,就算送給閻解成他們也沒二話。
就算能佔便宜閻解成也沒有佔,畢竟有些便宜可不是那麼好佔的,現在看似吃虧,那也比找後賬強。
無非是多出一些錢而已,至於公司股份,三個地方政府一共就佔了不到百分之三。
在更新完裝置後,三家工廠直接合並,所有的技術人員全都集中到一起,至於公司名字,閻解成感覺無錫華晶就不錯,但無錫這個地名要去掉。
畢竟地域感太強不利於團結,就算無錫無所謂,另外的兩個城市肯定有意見,還是叫《華晶》比較好,省的來回扯皮。
閻解成大手一揮,直接給了三千萬人民幣,作為今年的研發資金。
沒過幾個月,國內開始籌備建設自己的骨幹網路,而主要的裝置供應商就是鴻蒙。
從路由器、交換機再到光纖,一整套裝置都是由鴻蒙公司提供,為此別的企業沒少眼紅,但又拿鴻蒙公司沒辦法,誰讓他們自己沒有技術呢。
國家倒是想多找幾個供應商,但奈何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整個***,鴻蒙公司都在緊張的忙碌中度過,除了國內骨幹網的建設,還接到不少國外訂單,尤其是小鬼子。
畢竟現在正處於網際網路大爆發的時候,相比原時空提前的兩三年左右。
而且未來十多年都會處於爆發狀態,只要把裝置研發好,就不愁賺不到錢。
……………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號。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不僅港城迴歸,還是閻解成他們公司第一臺國產電腦研發出的日子。
經過八年多的時間,投入數以億計的研發資金,終於成功了。
「閻總,您給起個名字吧。」倪光南看著眼前的電腦表情激動的說道。
這臺電腦能研發出來多虧了閻解成,這麼多年,期間不少人都覺得應該把他們計算機部門裁撤掉。
畢竟自從九五年,微軟推出中文版作業系統後,個人計算機市場已經成熟。
市面上超過九成的計算機,裝的都是微軟的作業系統和x86結構的處理器。
就算他們公司研發出自己的作業系統和處理器,也不可能撼動微軟和英特爾的市場地位。
「嗯,作業系統就叫鴻蒙ox吧,處理器命名為鯤鵬910,至於這臺電腦,就叫盤古a1型吧。」閻解成想了想說道。
「閻總,那咱們接下來是要把這臺電腦推向市場嘛?」下面有人忍不住出聲問道。
「既然研發出來了肯定要推向市場啊?」聽到這話閻解成小想都沒想的說道,
「可咱們這臺電腦在市面上沒有什麼競爭力啊。」
「那就先把咱們公司的電腦都替換掉,還有華為和華晶,通知他們,咱們公司自己的電腦研發出來了,以後公司裡都要用咱們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