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否定低血糖所致
章節報錯
“為什麼這個病人每次的誘因都是固定的,而且與日曬有關。說實話,我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我記得,我曾經在《國外醫學》雜誌上看到過一篇報道,報道一位癲癇的病人,這位病人所在的國家,吃飯的時候是用手來抓飯吃的。”
“非常奇怪的是,這位病人,只有在做用手抓飯這個動作時,才會發作。其他時候,他從不發作。”
“後來,病人戴著動態腦電圖檢查裝置,然後透過手抓飯這個動作,將發作誘發出來。同時,腦電圖錄得典型的尖波和尖慢複合波。”
“最後,作者將這種發作稱之為手抓飯誘發的癲癇發作。至於原因,報道里也沒有寫清楚。”
“據我所知,世界上還沒有關於與日曬有關的癲癇發作的報道。我建議,董醫生可以將它寫成一篇論文。當然,等資料收集完整後才寫。”
“大家不要小看這些個案的報道。有時候,個案的報道,可以引出一個特別的病種。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帕金森病。”
“大概是在1887年吧,英國的一位名叫帕金森的醫生,寫了三例病人的報道。這三例病人,都有幾個共同的特徵。肌張力增高,動作遲緩。”
“後來,陸續有人報道具有這樣特徵的病人,並將這類病人的症狀特徵補充得更加的完善,後人將這種疾病命名為帕金森病。”
林琳娓娓道來,大家都聽得入迷。
“這個傢伙,腦袋裡怎麼裝得下這麼多東西?”凌曉雲繼續感到吃驚。
“林院長太牛了,知識面實在是太廣博了。”葉秀越來越感覺,要趕上林琳,似乎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太好了,這樣的故事,對我寫文章,實在太有幫助了。這個林院長,可真是太厲害了。”陳錚彤暗自想。
“李老師的第二個問題,病人為什麼長時間保持一種發作形式。其實,這種情況,在不少癲癇病人身上,是存在的。”
“如果病灶在大腦半球中央前回或者附近,也許,病人的發作形式會多樣化。不過,這個病人的發作形式,確實有點特別。”
“他發作的時候,處於意識朦朧狀態,而且表現為多汗,多吃。這樣的發作,癲癇灶一般在邊緣葉。這個部位,不容易出現多種形式的發作。”
“當然,不排除因為異常的放電,透過胼胝體,傳導到對側大腦半球,從而引起發作型別的改變。”
“不過,在這個病人身上,我們還沒有發現這種情況。以後會不會有,我也不敢肯定。不過,如果我們能及時進行治療,以後出現這種情況的機會不大。”
“關於腦電圖檢查的問題,我不得不說,這是我們醫院神經電生理室的一個痛點。我們號稱營州地區神經內科的龍頭,卻沒有一臺動態腦電圖檢查儀器,這是說不過去的。”
“請丁主任做好計劃,將申請報告打上去,將這臺儀器買回來。同時,派出相關的人員外出培訓。”
“動態腦電圖儀,對我們而言,是重要的,但它也不是萬能的。馬醫生,你說說看,癲癇的診斷,以什麼作為診斷的標準?”林琳突然提問起來,這也是林琳查房的特點。
“臨床表現加輔助檢查,其中,在輔助檢查中,腦電圖是最重要的。”馬水源的回答,有點大包圍的意思。
“你對腦電圖的檢查,有什麼看法?”
“腦電圖檢查,在診斷癲癇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和手段,特別是剛才林院長說的動態腦電圖。”馬水源的回答,依舊沒有說到點子上。很顯然,馬水源對癲癇這章書,還沒吃透。
“我不點名了,大家都可以談談這個問題。”
“我來說一下吧。”葉秀開口了。對於葉秀在專業上的悟性,林琳是很看好的。
“腦電圖檢查的陽性率,只佔所有癲癇病人的百分之六十到八十。換而言之,有百分之二十到四十的癲癇病人,腦電圖檢查,包括動態腦電圖檢查,是陰性的。”
“所以,癲癇的診斷,最重要的,是確切的病史,是親眼目睹病人發作全過程的人所描述的病史。就像今天這個病人,他的妻子所描述的發作過程,就具備最終的診斷價值。”
“對於發作性的疾病,病史的詢問,是十分重要的。我記得,以前林院長曾經診斷出一個卵圓孔未閉的病人,當時科室裡,兩派觀點爭論得十分激烈。”
“最終,林院長回來查房,詳細詢問了發作的經過,確定病人的發作,是因為腦部破壞性的病灶所致,而非刺激性的病灶所致。當然,最後的結果,更是證實了林院長的分析是正確的。這個病人,我印象很深刻。”
“嗯,葉院長對癲癇這章書,讀的很透。”
“各位,醫學,是一門不能一知半解的學科,醫學,又是一門深不見底的學科。所以,在座的各位,從你們踏進醫學這個大門開始,學習,便伴隨你的終身。而且,這種學習,必須是深入的學習,而不能淺嘗輒止。”
“我再來回答李老師最後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不考慮這個病人的發作,是低血糖所致。”
“大家知道,一個正常人的血糖,在一天24小時中,以早晨空腹的血糖為最低。可是,這個病人,從來沒有在這個時候發作過。”
“相反,他的發作,都是在吃完早餐,到地裡幹活時發作。這個時候,並非病人血糖最低的時候。”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每一個人的個體差異是很大的。所以,李老師提出的這個問題,可以在接下來的檢查中加以體現,看看是不是真的與血糖有關。”
“我們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性比較大的原因,疾病的複雜性,迫使我們必須這樣做。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醫生敢說,他是萬能的,什麼病都可以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