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南與真臘勾連進攻東浦的訊息被會安華商得知並告知陸海後。

王離清楚的意識到,會安明人還在觀望,倘若這一戰明廷沒有出力,又或者出力卻沒能守住東浦,那麼整個安南地界上的明人都會對明廷大失所望,從而歸附廣南。

因此明知沒有明廷旨意,王離還是來了。

他想憑藉陸海的財力與物力勸說楊彥迪出兵東浦,這是他此行的目的。

很快王離一行人就被楊彥迪迎進了美荻海口的營寨中。

“陸海奉明廷意旨前來,此行不過是希望禮武鎮總兵楊彥迪出兵東浦解救東浦明人。”剛進了大軍營帳,王離就拉著楊彥迪的袖口,一臉誠懇的祈求道。

“王老闆,我知明廷希望東浦無恙,可我等何嘗不想發兵東浦,可惜......”楊彥迪突然嘆氣道。

“雨季剛過,東浦官道山道皆是泥濘不堪,更有甚者被山洪所毀,若發兵東浦,所需輜重糧草比往日更是成倍增長,軍餉銀兩更是驚人之數,而今的美荻僅憑數千流民以及聽調不聽宣的番人部族,又如何籌措如此多的物資糧餉。

“更不要說道路艱險,怕是未到耐農城下,我軍就會譁變。”楊彥迪說出了自己的苦衷。

其實道路泥濘,行軍艱難險阻什麼的都是小事,關鍵其實就是糧餉。

有糧有餉才是關鍵,可問題是東浦雖沃野千里,但明人在東浦開發荒地,建立城鎮村莊不過數載,養活東浦明人尚且艱難,哪裡能承擔起美荻數千援軍的糧餉。

既然你沒有糧和餉,那麼美荻的明人將領與士卒又為什麼要替你去送死。

這也是楊彥迪有心馳援東浦解救陳上川,但部下拼死反對,而他卻也無可奈何的原因。

因為他也沒有糧餉可發。

見王離到此,還是奉明廷旨意希望美荻明人出兵解救東浦,楊彥迪自然說出了其中的難處。

對此,王離彷彿像是猜透了。

今日他能來此自然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

“大人,若禮武鎮明軍官兵能發兵東浦,陸海願意提供五千石軍糧,同時明廷將為禮武鎮士卒發放軍餉十萬兩。”王離咬咬牙,說道。

楊彥迪及部將聽聞後都是一驚,呂宋明廷若是如此,自己還需待在美荻幹嘛。

見在場的將領紛紛露出貪婪的神色,王離暗自竊喜。

“陸海還贈送了諸位將軍的家眷西洋呢絨五十匹,各式珠寶二十箱,想必諸位大人的家眷此時也已經收到。”王離笑道。

“你倒是有心了。”楊彥迪苦笑一聲。

這些物資軍餉其實並不難湊,陸海本就是走私起家。

5000石軍糧從廣南各地收購而來,當然為了避免廣南官吏的追查,陸海以中國進口廣南稻米為由搪塞過去。

而十萬兩白銀,除卻會安等地的陸海商人籌措以外,這些時日從大陸走私自會安與西班牙人,荷蘭人貿易所得銀兩也全都運載上船送往美荻。

先行至美荻海口的陸海商船直接奉上了兩千石軍糧和三萬多兩白銀。

一時間,整個美荻海口都響起了高呼萬歲聲。

“呂宋明廷萬歲!”

“大明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