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此地終非漢土,異族林立,我等明人勢單力孤,只得報團取暖,為此我等不得不遠涉重洋前往呂宋求援,不料卻引來了廣南阮主的忌憚,是我的過錯,害苦了東浦的明人百姓。”陳上川痛心疾首道。

城下,明人官兵正在收拾戰死明人將士的屍骨。

之前夜襲番軍大營,約有三百多明人將士戰死,真臘番兵斬去了他們的頭顱,或許是為了羞辱明人,那三百多明人將士的頭顱竟然被番兵用馬車拉走。

城中的明人官兵眼睜睜看著,卻是無能為力。

看著一具具被抬出來的屍首,陳上川顯得有些頹唐。

“大人莫要自責,東浦又非廣南之土,大人為東浦百姓而聯絡呂宋明廷,本就是心繫大明之舉,引來阮主猜忌,不過全是阮主的狼子野心,於大人無關。”丁哥見此,連忙道。

“而今東浦受此戰亂之禍,皆因廣南阮主猜忌。”

“加之這東浦一地本就是真臘之地,只要明人在東浦一日,真臘不安,必定還會出兵來犯,大人何不率東浦部眾百姓盡歸呂宋明廷呢?”丁哥相勸道。

“實不相瞞,呂宋明廷在呂宋設立縣社,明主仁德,呂宋漢番安居樂業,南洋華商華人莫不歸順,大人有東浦一地,又有數千部眾,何不率部歸明廷,也好比在此為廣南圖做嫁衣的好。”丁哥相勸。

看著丁哥,陳上川陷入沉思。

之前他聯絡呂宋明廷,純粹只是聽聞臺灣的鄭軍叛將率部南投呂宋,本想只是與其聯絡一番,也好在南洋有個照應,誰曾想呂宋的明人勢力竟然如此強盛。

而今真臘犯境,廣南又猜忌於自己,東浦明人可謂是舉步維艱,率部歸呂宋明廷倒也不失一個明智的抉擇。

“爾等只是華商,非明廷官員,為何要為明廷說話。”看著丁哥,陳上川不解的問道。

丁哥苦笑一聲,道:“我等確實只是一介商賈,不過卻蒙明廷大恩,若非明廷我等呂宋華商早已死在佛郎機人屠刀下,因而今日見東浦百姓苦難,難免心生同感,因而勸說將軍能歸順明廷。”丁哥道。

“我也有此意,不過要與部下商議一番。”陳上川道。

“好。”丁哥倒也沒有再勸說。

“來真臘也有一月了,我明海商人也是該回呂宋了,就此別過。”丁哥抱拳,朝陳上川道。

陸海商人而今已經將糧草運至東浦,由於原本預期的大戰並未到來,因而為大戰準備的數千石的軍糧也無用處。

陸海的王離聽聞陳上川有歸順明廷之意,連忙將這運來的數千石的糧草送給陳上川。

這些時日真臘入境,番兵接連肆虐了一個半月,東浦有不少村社被毀,田地被番兵踐踏,大量城鎮糧食告罄,這數千石的軍糧正好解了東浦明人燃眉之急。

“所幸還在夏收之時,這夥時間還能強收一些,否則東浦明人都不知道該如何度過今年了。”王石聽聞後也是感慨一句。

禮武鎮鎮將薛文景護送廣南軍隊離開東浦以後,就立刻率軍回到美荻,畢竟而今美荻兵力空虛,全憑楊詠一部水師兵卒坐鎮。

見此時東浦無戰事,薛文景率軍離開東浦返回美荻。

而楊彥迪則率左右營親自協助東浦明軍修築城寨,以防真臘番人再次來犯。

明海商人在幾日後也就離去,王石親自率軍護送其前往嘉定沿海。

八艘明海商船在此早已等候了兩個多月,見明海商人大都無恙,也都是鬆了口氣。

而明人護衛水手經此一役,卻少了一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