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東浦的美荻明軍分為了兩路,楊彥迪率領的禮武鎮官兵從路上出發,一路徒步北上東浦。

而另一路明軍則沿著九龍江,走水道一路北上東浦。

九龍江又被後世人稱為湄公河,因為地勢分為九道支流,而被當地人稱之為九龍江。

這條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後世六個國家的河流最終從越南南部衝向大海。

也賦予了下游的東浦等地豐富的自然資源。

從上游衝下來的河水衝出了無數的三角洲,帶來了肥沃的土地,養育了河畔一帶的鄉民。

沿著九龍江一路北上的陸海商人用當地的獨木舟運載著輜重糧食朝北面而去。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陸海商人承擔了美荻明人軍隊的輜重糧草供應。

因而陸海商船在美荻入海口卸下大量糧草,再由木舟竹筏運載,一路沿河流北上。

他們的速度自然要比徒步行軍的禮武鎮兵卒快上許多。

“大人,我軍沿河流北上,而今已經進入東浦,不如在此等候大軍到來。”陸海商人王乾朝左右營鎮將建議道。

護衛陸海商隊一同北行的還有左右營五百多將士,一路上他們護衛著華商和輜重糧草,順著河道一路北上。

每到沿河畔的村落就會留下一些舟筏,留下一部分的糧食供應趕來的大軍。

作為運輸輜重的部隊趕在大軍前面,倒是少見,左右營自然也承擔了前鋒探查的職責。

一路上,倒也數次遇見了番人的襲擾,都被左右營將士打退。

也從俘虜那獲知了不少東浦的訊息。

“也好!”左右營將領點點頭,對於陸海商人的提議表示贊同。

而今禮武鎮主力還在路上,左右營不過五百多兵卒,還承擔著運送輜重的擔子,自然不會直接殺向農耐城下。

當左右營官兵與陸海商人的輜重舟筏隊伍停下休整時,距離此處尚有一段距離的農耐城下早已是一片狼藉。

數日的攻勢,好不容易因為呂公車的到來出現了進展,卻因一群瘋牛的橫衝直撞功虧一簣。

圍攻的真臘番將自然是怒不可遏。

最後,在解決完牛群之後,發覺已日暮黃昏,阮有鏡也不得不下令撤軍。

而失去牛群牽引的呂公車自然也丟在那,數百名廣南兵卒守衛著。

恐明人夜襲,阮有鏡還特意全軍夜裡不許休息,炮手弓手原地戒備。

“諸位,番人圍攻農耐城已經二十餘日,而今又使用了呂公車,我軍士卒傷亡不小且守城火炮大多損毀,怕是明日番人再戰,恐……”

大軍營帳內,陳上川看著眼前的將領,心力憔悴道。

“沒曾想到,番人竟然也有如此犀利的火器,還有如此巨大的呂公車,到是我們小瞧了他們。”王石無奈的嘆了口氣,面色蒼白。

“哼!區區真臘番軍哪來這麼多的火器?”

“城下的這些軍隊,分明就是廣南軍。”幾名將領憤憤道。

雖然城下的廣南軍隊並沒有懸掛廣南旗幟,但其戎裝軍械均與真臘番兵有著些許不同,這些時日守城的明人將領自然也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