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自生鷹銃(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煜頓時覺得有些煩躁,瓊島戰事不知如何,東寧縣一帶夏收只有預計不到七成,種種瑣事讓劉煜總覺得腦殼生疼。
「罷了,罷了。」劉煜緩緩起身,換了一件衣裳,便出了府。
這段時間,每當心情煩躁時,劉煜總會去拉瓦格近郊的虎賁軍營靶場練練靶。
這也是劉煜在呂宋為數不多的戶外活動。
一來能找找樂子,二來也主要是來考察一下明軍火器武備狀況,和訓練水準。
作為呂宋明軍精銳中的精銳隊,對於虎賁軍劉煜可是格外重視的。
很快,在鐵人軍的護送下,劉煜策馬來到靶場。
明軍善用火器,但不同於過往的漢人軍隊,使用的火八門。
下南洋的劉煜針對明軍的火器裝備,發展所考慮的是體系化。
說白了,全軍列裝一種輕銃,一種重銃就夠了。
根本就不需要向晚明那樣列裝各式各樣的火槍,種八門。
各種火槍使用的鉛彈種不同,材質不同,所裝火藥量也不同。
使用起來極為繁瑣,後勤也是噩夢級的。
因此,劉煜針對前明時期明軍火八門的情況,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步兵裡只列裝自生火銃,一種火銃。
而每一個班下轄一門百子銃,每一協則下轄兩門小佛郎機炮。
而每一協的明軍還專門配備了一個重型火銃班。
裝備了斑鳩腳銃等重型火繩槍。
這樣一來,明軍火器的生產,運用,後勤也就大大簡化了。
平日裡火器司給軍隊送火藥也只需要以自生火銃發射藥將定額火藥裝入藥管中,一箱一箱送給明軍就行了。
在一定程度上最佳化了後勤補給。
此時,在虎賁鎮靶場裡,虎賁軍將士們正在實驗一種新型的燧發火槍。
此槍比起一般的自生火銃要大上不小,和斑鳩腳銃一般需要鐵支架去支撐。
這正是明軍火器司在鷹揚銃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自生鷹銃。
說起這種鷹揚銃,還是趙士禎針對日本大鳥銃製造出來的大型火繩槍。
明萬曆援朝戰爭的時候,身著甲冑的明軍將士經常被日軍裝備的一種大鐵炮打得苦不堪言。
而日軍裝備的大鐵炮其實就是重型火繩槍。
就如明軍現在大量普及列裝的斑鳩腳銃那般。
其射程遠,殺傷力強,穿甲效果特別優秀,能在一二十步開外擊穿甲冑。
也因此,趙士禎在參考了日本大鐵銃後,製造出了一種使用佛郎機子母炮結構的大型火繩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