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萬州(第1/3頁)
章節報錯
當嘉定縣知縣陳上川得知河仙鎮莫玖願意歸順的時候,也不禁一愣。
說實話,他並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畢竟他也知這不太現實,因此也僅僅只派了陳安德一人前往而已。
誰曾想陳安德這個年過七旬的老人竟然不費一槍一彈,就憑一張嘴就把莫玖給說服了。
聽聞此訊息的陳上川大喜,連忙上書明廷。
此時的嘉定縣,早已將勢力範圍擴充套件到了西邊的定祥一帶。
和河仙鎮也不過僅僅隔了一條江罷了。
在加上上一次明軍大敗真臘廣南聯軍,致使南部的番人們無不來降。
嘉定一帶的形式可以說是一片大好。
現在河仙來歸,那麼明廷在安南南部沿海又多了一塊立足之地。
西可接壤暹羅,北可北上廣南。
水師將領出身的陳上川自然也知道,如今河仙歸順明廷,大明將在南洋將獲得一處重要的港口。
其戰略意義不亞於獲得嘉定。
「大人,若明廷真的接受河仙來投,那麼恐怕要得罪暹羅了。」一名主簿官員開口。
陳上川也是神色一凝,河仙與暹羅交惡一事,他也是知曉一二的。
如今,大明軍隊北征在外,境內糧草供應不足,大抵都是從暹羅購入的。
四海商會在東印度公司的幫助下,在暹羅北大年開設了商館,僅僅今年上半年就從暹羅運出了二十萬石的稻米。
若是真的因此與暹羅交惡,對於大明而言,確實有點得不償失。
「此事還是交由劉煜大人來決定吧。」陳上川也不想費這個腦力去考慮這件事,還是將這個破罐子交給劉煜來處理吧。
隨著嘉定縣的穩定,陳上川也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收攏漢族移民和開墾荒地上了。也得利於上一次大敗真臘番軍所帶來的影響。
嘉定縣內的不少番人部落也紛紛歸順了明廷,主動上報人口,使得嘉定官員可以從容的統計戶籍。
看著案桌上的在冊戶籍,陳上川長長一嘆,自己在嘉定立足七八年都未曾做到的事,明廷出兵嘉定不過半年就做到了。
而今的嘉定縣,漢人數量不下萬人,其戰兵高達三千。
這些兵戰時為兵,平時為農,兵農合一的制度倒是讓嘉定在戰後一年裡掃清了戰亂的陰霾,迅速恢復了農業生產。
其兵制與呂宋明廷還是有些區別的。
呂宋明軍倒是職業軍隊,無需參與農耕。
而今呂宋島在戶籍的番人高達三萬戶以上,人口十餘萬人,再加上沿海的海貿,足以養活數千大軍了。
當然了,最主要的是呂宋的明軍,軍中漢人數量也是相當少的。
現在的呂宋島以及北征瓊州的明軍其漢軍編制為虎,伏波鎮,水師鎮,伏洋鎮,威武鎮,武衛鎮,一共是三大陸鎮,三大水鎮。
三大陸鎮兵力為三千人,除當初南下呂宋的鄭軍老兵外,大部分兵卒是從呂宋漢民以及嘉定漢民中招募的新兵,基本都為漢人為主。
而三大水鎮成分就非常複雜了。
伏洋鎮、伏波鎮、水師鎮三大水鎮共計兵力高達四千人。
但其兵源相當複雜,有從臺灣南下的水兵以及楊彥迪,陳上川手下的漢軍水營。
亦有在南洋縱橫刀口上舔血的海盜,也有出海捕魚為生的呂宋當地漁民,也有四海商會的水手。
可以說成分那是相當複雜,有利也有弊。
各個民族,各行各業,你都能在明軍水師中找到。
這也讓明軍水師成了一鍋大雜燴。
平
日裡就連軍隊指令都很難傳達到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