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商人也曾經進獻過這種燧發手槍。

不過此種火槍比起火繩槍,扣動扳機極為困難,且射程比起火繩槍要短一些,因此阮福瀕並未放在心上,只是把這種火槍作為王宮珍寶收藏。

阮福瀕不識貨不代表其他人沒有看出此物的價值。

一旁的阮有鏡瞪大了眼睛仔細觀察阮福瀕手中的燧發火槍。

之前在東浦,數千真臘廣南聯軍之所以被明軍擊敗,除了明軍守城,夜戰偷襲讓真臘番軍疲於應對外,明軍所使用的犀利火器更是打垮了真臘番軍的意志。

對此阮有鏡還專門打探過明軍火器的使用,發現明軍大量裝備燧發火槍。

因此,比起阮福瀕的輕視,阮有鏡對待此物更加的慎重。

“既然愛卿喜歡,那此物就贈予你吧。”

阮福瀕自然是看出了阮有鏡的心神不寧,笑著將此銃贈與阮有鏡。

“謝吾王。”阮有鏡一喜,連忙接過火銃。

見此蘇郎青也是淡淡一笑。

吩咐一旁的商人將另一個木盒開啟。

“此為我大明火器司最新研製的鹿銃,還請王一觀。”兩名兵卒小心翼翼的將一杆頗為沉甸的火銃抬到案桌上。

“此銃為鹿銃,長四尺二寸,總長五尺六寸,裝藥二兩,可裝二兩四錢鉛子,其聲如雷鳴,擊發後如飛沙走石,遇敵三十步內其鉛子穿金碎石,無往不利。”蘇郎青道。

阮福瀕這個時候方才來了興趣,仔細端詳起面前的這杆鹿銃。

其實說它是一杆火槍,倒不如說它是一種小炮。

若說呂宋明軍最受歡迎的火器,除卻那些重火炮以外,就是斑鳩腳銃和百子銃了。

百子銃不用說了,可裝填數十上百枚鉛子,一炮下去,可以橫掃一片的敵軍。

而斑鳩腳銃屬於重型火繩槍,甚至可以打穿重甲,殺傷力之大遠超自生火銃,因此頗受明軍官兵喜愛。

在呂宋島上,由於呂宋多山且多密林,因此明軍官兵經常喜歡在山林中打獵。

一來是打打野味改善改善伙食。

二來是清除一些威脅耕地莊稼的小型野獸,比如野豬等等。

不過,在狩獵過程中,明軍官兵發現自生火銃這樣的輕火銃根本打不死一些小型的牲畜,甚至因為其巨大的銃聲還容易使野獸受驚。

不得已,明軍只好架上了沉甸甸的斑鳩腳銃。

雖然在密林中使用這種需要支架架設的重火銃非常不便,但其威力還是相當驚人的,殺傷效果遠超明軍普遍裝備的自生火銃以及其他火繩槍。

對此,火器司還專門應明軍官兵的要求,改進了一批斑鳩腳銃。

用精湛的熟鐵研製槍管,增設發藥量以及增大彈重,從而研究出了一款專門用於狩獵山中野獸的重型火銃。

最重要的是,此銃發射方式從原來的火繩改由了燧發。

此銃一出,就廣受明軍火銃手喜愛,其呂宋山林野獸多斃此銃下。

當然了,明廷出售給廣南的鹿銃自然是閹割版,其銃管被鋸短了一些,使得其射程大大縮短。

同時,明軍中還裝備了一種可以發射三枚鉛彈的三管鹿銃。

後坐力也是相當驚人的,明軍不得不為此專門開發出一種三角的鐵質支架。

也使得該火銃的重量大幅度增加,使得該槍並不能由單兵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