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蕭武的執意(第1/2頁)
章節報錯
見東浦的明人將領和李督紛紛反對,蕭武的臉色也漸漸沉了下去。
“李督將軍,吾為呂宋水師提督,明廷發兵東浦,吾為統帥,爾等水師將領應聽命於我。”蕭武看著李督,十分惱怒道。
“伏波鎮水師乃總督所建,我等伏波將士皆效忠於總督大人,早在發兵東浦前,劉煜大人就曾叮囑過,東浦受生番襲擾必定元氣大傷,爾等進入東浦後不可擾民滋事,需以水師物力給予幫助,若番軍已退不可盲目追擊,而是以招撫明人,休養生息為主。”看著蕭武,李督斷然道。
聽聞李督的話後,在場的伏波鎮將領與王石底氣也足起來了。
楊彥迪見此情景連忙勸道:“大人,而今東浦戰事剛平定,需休養生息,而美荻和陸海準備輜重糧草還需兩月,倒不如派遣船隊回一趟呂宋,再見過總督後,由總督大人來決斷。”
楊彥迪的話紛紛引起在場將領的附和。
無論是伏波鎮水師還是虎賁鎮將領都效忠於劉煜,發兵柴棍一事,之前在呂宋發兵時,朝廷從未有過這樣的謀劃,不過是蕭武的一廂情願罷了。
所以無論是李督還是王潼自然都不會答應。
對此,蕭武也只得一嘆。
倒也不是他好大喜功想以兩鎮兵力,發兵柴棍以求建功立業。
而是因為真臘對於而今的東浦,美荻而言,威脅太大。
早在陳上川派遣陳安德率領團隊訪問呂宋明廷後。
蕭武,劉煜的明廷大員們就紛紛感覺到了安南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反攻臺灣希望日益渺茫的情況下。
蕭武與劉煜將目標對準了安南。
想佔據安南的一塊土地,從而借道發兵奪取瓊州。
因而明廷很早就盯上了東浦等安南明人聚居的地方。
公開讓華商以明廷使節身份出使廣南,要求與廣南通商。
目的就是為了讓廣南上下震動,讓阮主震怒。
從而割裂阮主與東浦明人的信任。
而事態發展的順利,也大大出乎的明廷的想象。
廣南果然震怒,借真臘番軍兵進犯東浦。
而呂宋明廷自然也是師出有名,以救援東浦明人為由,出兵東浦。
而這最後一步,自然就是佔領東浦,美荻等明人聚居的土地。
可以說,蕭武和劉煜下的這一盤棋已經達到了收尾的階段了。
但偏偏出現了一個變數。
那就是真臘竟然與明人議和了,這大大出乎了蕭武的意料。
若按之前的謀劃。東浦,美荻明人武裝與真臘番軍鏖戰數月,最後兩敗俱傷。
而明廷水師千里迢迢從呂宋趕至東浦,以雷霆萬鈞之勢平滅真臘番軍,佔領東浦,柴棍等真臘土地。
然而,真臘番軍卻與明人議和,數千大軍不緊不慢地從東浦地界上撤走,退回柴棍。
這無疑是給明廷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
雖然最後東浦的陳上川和楊彥迪紛紛選擇歸順呂宋明廷,讓東浦和美荻都免受了一場災禍,但柴棍等地卻依舊處在真臘之手。
而且真臘並沒有因為此次戰役元氣大傷,甚至依舊還在邊境佈置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