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隊就在農耐城休整下來,陳上川專門給華商挪出一個大院供商人們落腳。

由於真臘番兵圍攻東浦,商隊不得不暫緩了前往河仙的計劃,轉而待在農耐城中。

陳上川對待華商倒是禮遇有加,甚至連隨行的三十名護衛也得到了不同於普通兵卒的待遇。

只可惜大戰降臨,也沒有多少人在意華商所攜帶的貨物更不要說買賣了。

畢竟而今的農耐明軍需要的是兵革甲器,火藥與炮彈,而這些華商可提供不了。

就這樣商隊也在農耐城閒居下來,而護衛商隊的明軍護衛則被陳上川相邀協防農耐城牆。

一連數日,進犯東浦的真臘接連劫掠了數個明人村社,與當地的鄉兵數次交戰,雙方互有勝負。

而東浦的明軍一直在鞏固農耐城牆和附近幾座營寨。

也是在這些時日裡,走海路前往嘉定沿海的明海商船也在海岸附近登岸。

由於是海路因此他們比走陸路的明商隊要更早抵達嘉定一帶的海岸。

當得知真臘番兵襲擊東浦後,商隊隊的幾位商船主和明軍協商後,決議按照原計劃前往農耐。

由虎賁鎮兵卒親自護送下,上百人的商隊攜帶著草藥,鐵器,鯨油等貨品前往農耐,同時為以防萬一,虎賁鎮兵卒甚至直接將兩艘武裝商船上的三磅佛郎機炮給帶上,整整十門佛郎機炮在拆卸成數塊後由騾子等牲畜託運。

一行人在路上並未遇見番兵,很快就抵達了明人村社,並在鄉兵的帶領下前往農耐。

終於,一行人在雨季到臨之際安全的抵達了農耐。

對於虎賁鎮這支生力軍的到來,無疑極大的加強了農耐守軍的實力。

李六帶領下的這支商隊除卻二十多名商人外,約有三十名官兵,五十多名炮手,水手。

加之林栩所帶的三個班,此時在農耐集結的明軍官兵,水手約一百一十多人。

包括數十杆輕重火銃以及十門佛郎機炮。

憑藉這些火器與精銳的虎賁,伏波將士,林栩估摸著若是按照之前番兵伏擊時的打法,在場的明軍官兵至少可以應付五百番人。

由於林栩官位最高,因此這支臨時混合編組的軍隊就由林栩指揮。

陳上川自然也知道了這支明商護衛隊伍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在獲得陳上川的默許後,這支明軍隊伍也參與到了農耐城的防禦中。

整兵備戰六七日後,雨季也是如約而至。

農耐城的天空陰雨綿綿,細細的雨絲打在守城兵卒的藤甲上,雨滴順著長矛不斷滲入地面。

眾人皆被這濛濛細雨打得渾身溼透,不少鄉兵正推著華商所帶來的馬車進入城中。

馬車上攜帶了不少棉布綢緞,雖然由帆布遮蓋著,但也架不住濛濛細雨的滲透。

“快啊。”幾名商人焦急的站在雨中,一邊看著自己的貨物,一邊叮囑著鄉兵。

陳上川正在城樓上眺望著遠方的烏雲。

“正逢雨季,道路泥濘不堪,我真是不明白,那群真臘的生番為什麼會在這個時節進犯東浦?”前海營遊擊將軍李釋怒罵道。

連綿不絕的細雨與潮溼的雨季讓守城的將卒們都變得十分的煩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