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烏達在彙報明軍庫存糧食時,蘇郎青卻是眉頭緊鎖。

伏波總鎮和水師總鎮剛剛掃蕩了呂宋海盜,劉煜沒有慶賀卻讓烏達彙報呂宋明廷糧食補給情況,甚至還讓烏達去查這幾個月火藥產量以及火器,甲冑數量。

蘇郎青是個商人,對軍事方面一竅不通,但這些時日作為明海領頭人,負責供應明軍後勤補給,自然也猜出了一些。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難不成明廷還要打仗。

蘇郎青心中咯噔一下,

不對啊,呂宋海盜已經被明軍水師掃蕩剿滅,剩下的雜魚也翻不起什麼浪來了。

難不成要對馬尼拉動兵。

可這些時日來,馬尼拉很平靜,邦貴一帶的西班牙軍隊甚至已經撤回馬尼拉了,剩下的只是一些土番酋長領著的一些土著軍隊守著。

雖然他祿這些番將一直鼓動明軍立刻南下,馬踏馬尼拉,不過都被劉煜否決了啊,難不成劉煜要撕毀和馬尼拉的協議。

大廳裡,幾名官員彙報著明軍武備情況,而一旁的蘇郎青卻在胡思亂想著。

也不由得蘇郎青胡思亂想,明軍要動兵,對四海的影響大著咧。

明軍每一次軍事行動,都有四海商會的身影。

明軍水師掃蕩呂宋外海的海盜,明海商船要冒著被海盜劫掠的風險為明軍輸送糧草。

皮革,棉布等軍用品也要四海從呂宋各處購買蒐羅,幾千人的吃喝用度官員們清點賬目後由四海去置辦。

可以說明軍官兵每一次動兵,四海商會都要出一次血。

雖然因為明軍到來,為呂宋華商清除了其他族裔的商會群體,使得華商可以獨佔呂宋的海貿,可也比不上明軍這樣的吸血啊。

今年大半年,每一個商會分行平均都只盈利了四萬兩白銀,商會幾千號人,有華商,有水手,有當地手工業者,還有那些為山海陸上運輸的商販,勞工等等,平分下來一個人四五十兩銀子。

看上去是很多,可幾個華商巨賈一分,再給那些阿拉伯商人和西班牙人一分,底下的人一年連幾兩銀子都分不到。

就算是這樣,華商巨賈們依舊覺得虧了。

雖然在明軍的威懾下,華商也不好說些什麼,可暗地裡的排斥埋怨,蘇郎青也是看在眼中。

今早接到捷報時,他還想勸說劉煜休養生息幾年,別整天動刀動槍的。

可現在,這又是糧草,又是商船火炮的,這又是要打誰啊。

“蘇郎青。”正當蘇郎青遊神之際,劉煜忽然叫住他。

“明海可以調動的船隻有多少艘,我打算在大禹,巴丹等島嶼建設營寨,用於囤積糧草,火藥。”

昨晚和陳安德詳談了一夜,陳安德的一些建議確實讓劉煜很受用。

若是要打臺灣,後勤補給確實是個問題。

從呂宋到臺灣中途怎麼說也要個把月,若是能在中途的幾處海島修建糧庫,提早囤積糧食,火藥的話,那麼就不需要大老遠從呂宋島運糧了,可以節省一大半的時間。

“大人,明海可調動的大型遠洋船隻共有三十八艘。”蘇郎青彙報。

“我會寫信給李督,讓明軍水師在巴丹島修建倉廩,這些時日你與主管倉廩府庫的王元大人一道清點運送糧草,將明廷庫房中囤積的番薯等作物運輸至大禹島還有巴丹島,確保幾島上的糧食可供數鎮水師半年至一年的供應。”劉煜道。

蘇郎青一驚,運糧至大禹,巴丹等地。

大禹他可以理解,畢竟是水師駐紮地,明海商船也經常運糧至此島。

但巴丹是什麼鬼,蘇郎青不禁回想起海圖所繪製的島嶼來,貌似是呂宋最北的島啊。

離拉瓦格也太遠了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