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子入關已經數十載,神州大地早已沉淪,但在海外邊陲之地依舊有義士毅然而然舉起反清大旗。

如南下呂宋的蕭武,黃良驥,如前往安南的陳上川,楊彥迪等皆是如此。

“安南華人可安好。”劉煜神色複雜的看著面前的老者,開口道。

安南為越南古名,安南這個名稱來自唐代的安南都護府。

1406年,明成祖朱棣派張輔率軍深入安南滅亡了纂位的安南胡氏政權,得府十五、州四十一、縣二百八、人民三百十二萬、蠻人二百八萬七千五百。

為了回應當地官吏耆老“原復古郡縣“的請求,成祖便改名“交趾“,設交趾布政使司。

直至宣宗時期,因統治不利,叛亂四起在名臣楊士奇、楊榮等人的勸說下放棄交趾,詔尚在安南的王通等人率軍八萬餘人北返,撤銷交趾布政使司。

不過到了明世宗嘉靖十八年莫登庸遣使至鎮南關請降,將安南土地冊及戶籍獻於大明,明廷設定安南都統使司,自此至明亡,越南始終是作為明朝版圖內一個行政自治單位的地位存在。

不過到了韃子入關,神州陸沉時,安南自然獨立出去。

想起這些往事,劉煜感慨不已,這安南可是明的屬地,比起呂宋漢化程度高了不止一個層次。

也難怪陳上川,楊彥迪這些將領在抗清失敗後會選擇逃到安南之地。

“陳大人,楊大人受阮主器重,將真臘一地賜予明人,我華人在東浦開墾土地,建立城鎮,明人百姓可安居樂業。”老人語氣頗為平和。

“嗯,”劉煜點點頭。

比起呂宋華人的悲慘,安南的明人待遇卻是好上許多,這和安南自古是明屬國亦或是屬地漢化較高有關,再加上阮福瀕這個賢明的君主。

老人口中的這個阮主指的是阮福瀕。

是越南第二次南北朝歷史上的第五代廣南君主。

楊彥迪及陳上川抗清失敗南逃廣南,請求阮福瀕的庇護。

阮福瀕便指示二人前往真臘地界,並在阮福瀕的幫助下迫使真臘將東浦分給他們。

後來東浦被阮福瀕直接吞併,設定嘉定府,而嘉定是越南西貢今胡志明市的前身。

“陳大人與楊大人本為明將,陳將軍本為永曆舊將,後為抗清投效國姓爺,而今寶島亦被清軍佔領,本以為反清無望,不料大人竟率威武之師南下呂宋驅逐佛郎機人,佔據呂宋護我大明海外子民。”

“安南明人也為大明海外子民,得知呂宋明人得明軍庇佑免受佛郎機人屠戮,無不熱淚盈眶,陳大人特令我前來祝賀。”老人依舊是面無表情,神態自若。

“二位大明將領能偏居東浦,帶明人百姓安居樂業,實屬難得,而今神州大地近喪韃子之手,東浦不失為海外桃園。”劉煜點頭稱讚道。

能帶領明人在真臘地界強行打下一塊土地並在此地開墾荒田,建立城鎮使安南明人能安居樂業,甚至在數百年後使得越南定都於此,不能不說這些明人領袖還是有一手的。

當然劉煜也知道阮福瀕收留明人降兵安置真臘一帶不過是驅狼吞虎之策,最後依舊被阮主拿下成為廣南之土。

“而今我等在南洋重建明廷,二位大人是否有歸順明廷之意。”劉煜盯著老人,試探性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