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華商(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呆了一些時日後,戈爾終究還是離開了拉瓦格。
呂宋的戰亂讓他謀取了大量的利益。
尤其是馬尼拉港口那堆積如山的貨物如香料,棉布等都被這些東印度商人們低價購買。
轉手賣到東印度或是中國大陸又是一份天價。
不過能在這亂世中做這種買賣的也只有東印度公司一家了。
轉眼間明軍拿下拉瓦格就已過去兩月光景。
護送西班牙商人前往馬尼拉的商船隊也歸航了。
馬尼拉當局倒也講規矩,囚禁在馬尼拉的上千華人華商也全部釋放。
正好由明軍船隊帶著他們返回馬尼拉等呂宋北部城鎮。
這些華人華商們大多身形瘦弱,骨瘦如柴,看見明軍的商船隊後眼中也沒有一絲的亮光。
馬尼拉當局雖然沒有處死這些華商,但也沒有讓他們好過,和明軍扣押西班牙商人在馬尼拉的資產的行為一樣,馬尼拉當局也毫不猶豫的扣下了華人華商的財富。
同時這些華人在牢獄中大多數都是飽受折磨,在馬尼拉回拉瓦格的海路上就有數十人因為傷勢和瘧疾等死去。
當這上千名華人華商來到拉瓦格後,負責迎接的四海商行的商員們全都驚住了。
從船上下來的華人華商一個個衣不遮體、骨瘦如柴,有的甚至渾身是傷,奄奄一息地躺在擔架上由明軍兵士抬著走。
這一幕看得四海商行的商人們又驚又是一陣後怕。
居住在馬尼拉的華商們可比這些呂宋北部的華人地位要高得多。
可是眼前的這一幕,很難把他們和錦衣玉食的商人們聯絡起來。
同時也對自己率先投靠明軍感到一陣的慶幸。
幸虧維甘華人們選擇支援明軍,將自己綁到了明軍的戰車上。
若是真的聽了西班牙人的蠱惑去了馬尼拉,恐怕自己的下場也會是如此吧。
有了這一幕鮮明的對比,四海商行的華商們對於劉煜更加服從了。
本來劉煜建立四海商行強行把維甘等地的華人們綁到明軍戰車上不間斷地吸著華商的血,惹得當地的華商們天怒人怨。
可當看到馬尼拉的同行們這一幕幕悲慘的樣子後,在場的華商們突然覺得劉煜簡直是活菩薩。
不但沒有把他們打入死牢,甚至也沒有在明面上侵吞他們的財產。
而面前這些生活在馬尼拉的華人華商的資產自然早已被西班牙人和當地的商會侵吞了,
明軍將士們也不可能幫華商們奪回資產,畢竟西班牙人能放過他們就已經相當不錯了,要讓他們吐出來那是不可能的。
這讓華商們暗暗感到慶幸,甚至私下裡覺得給明軍糧草銀兩那是應該的,畢竟和明軍已經綁在同一輛戰車上,屬於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比如率先投靠劉煜的商人比如蘇郎青,家業甚至比之前還要龐大了。
從馬尼拉回來的這些華人華商很快就被四海商行接納了。
畢竟都是在呂宋經商的華人,常年活在西班牙人剝削與統治下也算是同病相憐,不過四海商會的商人們更加幸運。
他們更早的遇見了明軍,得到了明軍的庇護,而馬尼拉的華商們則被奪去了資產,生活在暗無天日的水牢中,生不如死。
就連趙州這些生活在呂宋幾十年的老一輩也對劉煜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