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蓋倫船(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著維甘商會的讓步,劉煜一行人馬不停蹄的奔向船塢。
作為呂宋北部第二大海港城鎮,維甘有著修建各大船隻的船廠。
雖然一開始劉煜被烏達勸阻前往港口,但依舊有一隊明軍兵士前往船廠,
此刻早已將船廠控制在明軍手中。
當劉煜一行人走進船廠時,船廠還在運轉中,
大帆船也算是蓋倫船中的一種,
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後,需要運載大批貨物和士兵橫渡大西洋。
而當時歐洲的主要海船是拿屋船和卡拉維爾船難以在波濤洶湧的大西洋上乘風破浪,早已不能勝任這樣的繁重任務。
因此西班牙蓋倫船橫空出世,
它一般有4桅,前面兩桅掛欄帆,後兩桅掛三角帆,有數層統長甲板,尾樓很高。
一般的蓋倫帆船使用橡木作為龍骨,以松木作為桅杆,以及一些熱帶硬木作為船身及甲板。
想要製作這樣的一艘蓋倫帆船的費用也是不菲,需要動用幾十名木匠、鐵匠、船匠花費數月才可完工。
而此時在劉煜身旁的船塢間一艘巨大的木船早已安放完龍骨,此刻正在緊鑼密鼓的建造船身。
大量勞工扛著木料穿行而過,附近的空地上堆積著各式的木材,
蓋倫帆船在軍事的應用上較遠洋貿易用為多。
在16世紀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就是主要由蓋倫帆船所組成。
一開始的西班牙大帆船並沒有太多的細分,裝上大炮就是軍艦,拉點貨物就是遠洋商船。
但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以及歐洲越來越激烈的戰爭,
使得西班牙蓋倫船原本的軍用貨用逐漸區分開來,
蓋倫船其火炮甲板上裝載著重型火炮,可透過舷側的炮眼開火,由於侵佔了存放貨物的空間,這類火炮甲板不適用於商船。
因此商船基本取消了這類的火炮甲板,而戰船甲板也是越來越平,無關緊要的東西也是越來越少。
對於西班牙人的大帆船,劉煜倒是很滿意,
因為它很符合明軍將來的作戰,
比其其他的船隻,西班牙大帆船尾樓較高,最顯著的特點是高聳的船首和船尾甲板,戰爭中當兩船並肩卡住時,其優勢在於可輕易登上敵船。
同時也可以搭載大量計程車兵,這點對於要反攻臺灣乃至清廷的明軍尤為重要。
“把船廠的主事給我叫出來。”劉煜道。
一旁的烏達立刻走上前去,一隊明軍跟隨在他其後。
一陣雞飛狗跳後,幾個頭髮斑白看上去都已經五六十歲的老頭子不知從何處被明軍帶出,烏達用當地的維甘話和幾人述說著什麼,這幾人正要往劉煜這邊跪拜。
“罷了,”見烏達竟然要幾個五六十歲的老頭子給自己叩首行禮,劉煜擺擺手,示意烏達無需這些禮節。
“他們就是維甘船廠的主事,”看著這幫半截身子都快進土的老頭,劉煜有些詫異。
“回大人的話,這些人主要替商會管理船廠的執行,”烏達解釋,
“大人別看他們一大把年紀,整個維甘要論造船經驗沒有人比得過這幾位。”烏達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