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土著(第1/2頁)
章節報錯
波光粼粼的呂宋海面上,一艘帆船正沿著呂宋西北沿海急速航行。這是一艘三桅的卡拉維爾型快帆船,桅杆上懸掛的旗幟圖樣看來,應該是來自呂宋馬尼拉灣的西班牙武裝商船。
船上的紅夷驚訝的發現不遠處的呂宋西北角海域似乎出現了一長串的小點。
謹慎的西班牙殖民者們開啟了快帆船一側的炮窗。
“嗖,”
一道驚天的水柱在快帆船一側掀起巨大水浪。
船上的西班牙人剎那間被水浪的衝擊弄得東倒西歪。
此刻,船上的西班牙水手們才吃驚的發現,遠處天邊的那一連串小點漸漸浮現出輪廓。
為首的竟是一艘巨大的福船。
在西班牙人驚恐的眼神中,逐漸清晰的福船輪廓上忽然出現升起一團團黑色的霧靄。
一道道水柱在三桅卡拉維爾快帆船周身掀起,
波濤洶湧的海浪碰撞在脆弱的船舷上,使得卡拉維爾型快帆船一陣的搖晃。
船上的西班牙水手們驚恐的轉向,朝著呂宋南方海域逃去。
劉煜此時也跟著明軍朝著呂宋內地挺進。
從附近海面上飄來的海風拂袖而過,讓負重前行的明軍將士格外舒適。
呂宋島作為菲律賓第一大島,明之呂宋有大呂宋與小呂宋之稱。
大呂宋指的就是廣義上的菲律賓,小呂宋指的就是中國史料中所記載的呂宋國,也就是菲律賓北部最大的島嶼呂宋島,面積和浙江省差不多。
劉煜鼓動蕭武等人拿下並非拿下菲律賓,而是拿下西班牙人佔據的小呂宋島北部以作為反攻大陸臺灣的根據地(菲律賓分為三部分:北部的呂宋,中部的米沙,南部的棉蘭老島三大群島,十七世紀中後期西班牙的勢力其實只在呂宋島,中部島嶼還在征服之中)
早在二十多年前國姓爺收復臺灣後就曾有打算佔領呂宋的意圖。
因此,曾派遣過不少人在呂宋勘測地形。
而這次南進船隊上也有不少當年從呂宋逃亡臺灣的漢人。
所以摸索前進的明軍倒也不用擔心迷路的問題。
劉全昨天派出去的斥候此時有大部已經返回。
附近十餘里的地形情況也被他們所摸清。
明軍船隊很幸運,他們登陸的地點,恰好沒有西班牙人在佈防。
隨著無敵艦隊的覆滅,日漸式微的西班牙人也不可能在呂宋島的每一處海岸上都部署士兵。
當然,劉煜此時也不知道。明的船隊已經和西班牙殖民者的巡邏船發生了交火。
在穿過一片廣袤的樹林後,三百明軍將士終於看見了平原。
那是一片片的稻田,旭日的陽光落在田野間折射出奇異的光彩。
在場的明軍將士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並不是所有人都去過呂宋。
大多數明軍將士都是從漳州等江浙沿海逃往臺灣的漢民。
在他們的認知裡,明土以外的地方都是化外之地,蠻荒一片。
就連他們進軍臺灣時,也是憑藉自己的雙手一點一點的將原本處於蠻荒的寶島開墾出一片片田地的。
當他們看見面前這一片片良田之時,一種農耕文明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拜菲律賓部落與酋邦林立的政治格局所賜,西班牙對於呂宋的統治並不像征服美洲那樣快速。
畢竟像美洲土著為阿塔瓦爾帕和蒙特祖瑪這樣的統治者大規模效忠殉葬是不可能的,同時菲律賓人受印度洋世界影響,對於西班牙人等歐洲殖民者攜帶的病毒免疫力要遠遠高於美洲印第安人。
這使得菲律賓人口在整個呂宋島在西班牙人殖民後並沒有出現大規模削減,這使得人數從未過萬的西班牙人殖民者不得不考慮呂宋島特殊性。
於是他們選擇了和平統治人口遠遠超過西班牙殖民者的呂宋土著(至少西班牙人對於呂宋,並沒有選擇像對待美洲印第安人那樣血腥的大規模屠殺。)
透過分封,賜封制度,派遣鄉長等官員對各大部落酋邦實施統治,徵收土著特產或白銀作為稅收,同時以傳教士體系透過天主教教化呂宋島數十萬土著。
田間的伊洛克人同樣也是不可置信的看著從附近雨林中走出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