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行宮,李道安等武將早已等候多時了。

“有勞兩位愛卿浴血奮戰,夜襲佛郎機人營地,若無將軍叔侄二人,恐我明城危已。”朱弘桓連忙迎了上來,一把拉過劉全,面色和善的說道。

“明王嚴重了,守明城破佛郎機人營地皆因我大明將士奮勇殺敵,我叔侄二人豈敢貪功。”劉全本也是豪放之人,見明王如此禮遇自己,豪邁道。

“佛郎機人火器冠絕天下,如若不是將軍叔侄二人攜神機營大破敵軍,今日明城早已被生番屠戮。”

朱弘桓隨後對著眾人道:

“諸君,甲申之難已過數十載,建州韃子佔我漢家江山,辱爾等妻兒,毀我大明衣冠,更視漢民如牛羊,我漢家兒郎豈受此大辱,弘光,隆武,永曆等,我大明朝浴血奮戰,誓要驅逐韃虜,復我大明江山,可卻都功虧一簣。”

“澎湖一戰,施琅狗賊引清軍入臺,逼我等南渡呂宋,受這顛沛流離之苦,而眾將士卻卻大明不離不棄,皆為我大明忠勇之士,請受小王一拜。”說完,朱弘桓竟直接朝在場眾將士一拜。

“明王,不得。”眾將士哪見過這場景,一個個誠惶誠恐的跪下。

“為大明而戰本為臣子本分,無論天涯海角,我等都願追隨明王殿下。”李道安大喝道。

“為明王而戰,為大明而戰,”

整個行宮內,響起了一陣陣的喝聲。

“今日明城及呂宋大明百姓不受生番屠戮,不受兵災之苦皆歸功於眾將士不畏生死,奮勇殺敵。”

隨著朱弘桓的一番話,李道安見勢立刻呈上戰表,彙報幾日明城明軍奮勇殺敵的戰績。

“明城一役,我軍折損俾將一名,協領數人,陣亡將士162人,繳佛郎機人首級111顆,繳生番首級五百餘顆。繳獲輜重火器無數。”

“鎮南候真是我大明柱石啊。”朱弘桓聽完李道安彙報的戰果後,點點頭,說了一句。

“鎮南侯?”劉煜一驚,

他看著跪地的李道安神色微變,

“這麼快,就封侯了?”

“李道安守城有功,特封鎮南侯,統領威武鎮兵卒。”朱弘桓雷厲風行,直接對著在場眾將士說道。

“殿下說的是,若無鎮南侯在危急關頭指揮有度,大破生番兵,恐明城早已失陷。”

“鎮南侯統兵有方,乃不世之將才,能得將軍乃我大明之幸啊。”身旁盡是附和之聲。

看的劉煜十足有些無語,真不知道一群大字都不識一個的武夫是怎麼會說出這樣的一句句恭維話來的。

“看起來黃良驥是凶多吉少了。”劉煜感慨一句。

“殿下,明城一戰已塵埃落定,我軍大勝佛郎機及其生番聯軍,是時候封賞有功之臣了。”李道安見狀趁勢對朱弘桓說道。

“嗯。”朱弘桓點點頭,表示同意。

封賞就封賞吧,反正和自己也沒什麼事,他一個來自現代的靈魂自然對於封建這一套不感興趣,尤其是現在的大夥還蜷縮在一個海外小城裡。

不過對於在場的明軍將士而言,聽到明王殿下要封賞,一個個大呼萬歲,又跪了一地。

見明王殿下同意,李道安當即拿出詔書,當堂對眾人宣讀。

李道安作為黃良驥身旁的一名俾將搖身一變就成為威武鎮鎮將,進封侯爵,怎麼不讓人羨慕。

在場的眾人自然也有所封賞,只不過不像李道安那樣直接進爵,而是在原有的軍職上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