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又將目光轉向了那些火炮。他來到一門火炮面前,看著流溢著暗青銅光澤的炮身。

不由蹲下身子,用手撫摸著那粗糙的炮口,差點連臉都貼上去了。

“將軍,可是從佛朗機人手中購得的嗎?”魯王朱弘桓開口詢問。

“不,魯王,這是從英吉利人手上購買的。”水師鎮蕭武開口。

“英吉利人。”劉煜一驚,不過他也釋然。

英國東印度公司也因鄭經的邀請前來臺灣,雙方於1672年簽訂通商條約建立臺灣商館。

鄭經因此透過英國獲得火藥和兵器,英國人也幫助鄭軍訓練炮兵,鄭經還借用英軍炮兵作戰。

不過由於英吉利東印度公司因明鄭政權對貿易貨品的種種限制而經營不善。

1681年,英吉利人人關閉臺灣商館,僅留一人代理清理債務。雙方關係遂告一段落。

朱弘桓不由自贊嘆道:“好炮呀,這西洋的造炮技術,果然要強於我大明呀。”

十七世紀初的大明水師,早已經不復當年鄭和下西洋的雄風,乃至在和荷蘭人交手時才發現,能用於交戰的戰船,不過數十艘。

這讓當時的明朝政府都傷透了腦經,動用了東南三省之力,徵調了二百商船,這才又改裝了部分戰船。

後來又透過購買佛朗機人的蜈蚣船用於仿造,但是那種船乃是用人工擼漿的方式推進,雖然速度還行,但是防護卻幾乎沒有,除此外就只有那種大型福船了。

不過想要用這些船和西洋艦隊較量,簡直是找死。

恐怕,當初大明水師的戰艦和鄭家的戰艦編隊相比起來,也要落後幾分。

最終也導致鄭家海上勢力徹底崛起,最終葬送大明海上貿易渠道。

蕭武隨之長嘆一聲,道:“是呀,當年的鄭氏水師橫行南洋,管你什麼佛郎機人,荷人泰西人,攔路者皆是掃除殆盡,是何等威武啊,唉.......。”

說道這,他不由得看了一眼一旁正眺望遠洋的劉煜。

就在今早他也饒有興趣的和劉煜曾就今局勢探討了一番。

在和劉煜的討論中,他突然發現,

此人不僅對清廷態勢非常瞭解,乃至對東南海上各個西洋勢力的優劣也是分析的頭頭是道。

這使得蕭武不得不將劉煜放到了較高的地位來看待。

一連數天的時間,天氣甚為晴朗。

船隊藉著連綿不絕的大風破浪而行,突破臺灣海峽一口氣駛入南海。

這也使得船隊遠離了清廷的傳統勢力範圍。

沒等蕭武等人鬆口氣,一支意想不到的船隊竟與自己擦肩而過。

當瞭望哨發來警告時,劉煜很是詫異。

難逃的船隊雖然規模不大,但也有戰船十餘艘,尋常的海盜根本就不敢挑釁。

之前也曾遇見過不少疑似海盜的船隻,不過當看見鄭軍的旗幟與船身巨大的福船後也都逃之夭夭。

胡思亂想中的劉煜走出艙室,來到甲板上。

此時蕭武,劉全等人也都早已登臨船頭。

不遠處的海面上,三艘武裝商船正呈一線佇列駛在南逃船隊的右側。

“英國人。”看著武裝商船上揚起的旗幟,劉煜吃了一驚。

“這些西夷似乎並沒有襲擊我們的意願,或許只是在防備我們。”蕭武眺望著遠處的英國商船。

“讓鳥船撤回來,不要激怒他們。”蕭武吩咐。

“蕭將軍,放只小船。”沒等劉煜開口,一旁的何濱指了指不遠處的英國商隊。

“若是要南下呂宋,勢必要牽扯盤踞南洋的西方諸國的利益,與其被動不如主動相商。”何濱解釋道。

何濱早些年曾在東印度公司駐臺灣的英國商館中任職,後商館廢除後又在機緣巧合下被強徵為鄭軍艦隊水手,經歷十年的磨礪方才坐上了水師鎮參將的位置。

本想當年的一切都將化為雲煙,不料,此刻倒也是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