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數千年前,人們還處於部落時代的時候,一支名叫威爾士的部落遭到了外敵入侵。

敵人來自南方,名叫羅馬,是一個極度強大的帝國,擁有幾十萬軍隊,他們的皇帝盧修斯要求威爾士部落臣服,可卻遭到了拒絕。

惱羞成怒的盧修斯派遣軍隊攻擊了威爾士部落,然而,威爾士部落早已集結周邊其他部落的一百名勇士,用武器和馬匹武裝了自己。

勇士們沒有在羅馬軍隊剛剛抵達,疲憊不堪時發起攻擊,而是等軍隊休息完畢才列出了陣勢。

面對身披盔甲、訓練有素的羅馬軍隊,勇士們毫無懼色,從正面發動進攻,血戰三天三夜,成功將敵人擊潰。

羅馬軍隊退去了,可很快又捲土重來,因為他們的皇帝盧修斯在聽說威爾士部落的勇猛後,竟然請了一位神明助陣,這次勇士們不是對手了,傷亡慘重,走投無路之際,被趕到了一座湖泊旁。

他們用湖水清洗創傷,血液流進湖中,出現了一位仙女,仙女知道勇士們的事蹟,借給了他們一把劍,並叮囑他們,在擊退敵人後,要將劍還回來。

得到聖劍幫助的勇士們再次打敗了敵人,甚至砍傷了他們的神明,徹底將帝國軍隊趕出了這片土地。

沒有貪圖寶物,戰爭結束後,勇士們一起來到湖邊還願,將劍還給了仙女,當仙女看到劍身染上的神明之血後,將其插進了一塊岩石,並說:

“拔出此劍者,即為王。”

勇士們依次嘗試,都沒能撼動劍身分毫,但他們的事蹟永恆流傳,他們勇敢、善良、正直、忠誠、仁愛的精神繼承了下來,人們親切的稱他們為‘騎士’。

而仙女插進岩石中的王者之劍,會在感受到王者氣息時自動出現。

人編的故事,馬維聽過太多,神編的故事他還是第一次聽。

關鍵這還是尤妮亞編的!

驚訝之餘,聽到尤妮亞說:“怎麼樣?這個故事能用嗎?”

“能用倒是能用”

馬維舔了舔嘴唇,感覺這個故事聽起來有點耳熟,而且反派竟然是羅馬帝國.雖然羅馬帝國曆史上確實入侵了很多部落和國家,不算什麼正義之士。

這些都不重要,羅馬帝國已經亡了,凱撒也只不過是復辟了羅馬共和國而已,空有羅馬的軀殼,卻少了羅馬的精神。

就算尤妮亞拿他們當反派,他們也不敢怎麼樣。

凱撒還能找‘傳說’的麻煩嗎?

如果傳說都能當證據了,那馬維不如隨便印本書,把全世界都劃成自己的地盤,宣稱自己是世界之王好了!

沒屁用!

關鍵還得看實力!

傳說不過是藉口,打著傳說的幌子搞侵略才是本質!

不過尤妮亞編的故事裡,主角是被侵略的一方,是合乎正義的,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確實不錯。

或許真如尤妮亞說的那樣,她很會編故事,畢竟.

她所誕生的教義,就是馬維編撰的。

一個從編撰中誕生的神,會編故事很合理吧?

萊文也很喜歡尤妮亞編造的故事,考慮到愛德華和丹尼爾不在,決策者只有三位且其中兩位已經投了贊同票的情況下,馬維決定就使用尤妮亞編的故事。

有了故事,接下來就要進行宣傳,第二天,《每日郵報》就在不起眼的角落位置刊登了這則故事,起初並沒人在意,一點波瀾也沒有,人們看完就忘到了腦後,什麼也不記得了。

這正是馬維需要的結果,他甚至收買了倫敦圖書館的管理員,將一本記載了石中劍故事的《古代傳說》錄入了圖書館,順便把錄入日期往前調了幾十年。

除此之外,他還讓科瓦廖夫等人偽造了幾塊石板,埋進地下,然後買通牛津、劍橋大學的歷史教授這些都是有錢就能做到的,反正那些貴族也沒少在報紙上抹黑真理教會,用同樣的輿論手段還擊,馬維一點心理壓力也沒有。

傍晚,馬維在唐寧街9號處理公務,最近時局不太穩定,羅曼諾夫王國攻下了華沙、基輔以及赫爾辛基等地區,眾議院一片譁然,都害怕羅曼諾夫王國趁機發動反擊,好在卡捷琳娜沒有命令軍隊繼續前進,只是在邊境線附近下令軍團駐守,就像在等待什麼一樣。

“首相!”

房門開啟,大衛快步走了進來,在馬維耳邊低語了幾句。

“你說什麼?”

馬維瞪大眼睛:“愛瑪她跑去西島人的集會上鬧事?這怎麼可能!她才五歲!”

“千真萬確.”大衛也不知該怎麼解釋:“警察接到訊息趕過去的時候,正好看到她站在臺上演講,嘴裡說著道德責任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