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福勒主教成為大主教?

在馬維看來,或許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

雖然福勒主教與真理教會針鋒相對,但他同時也支援四王子,早在新羅斯城時期,福勒主教就與四王子達成了協議。

如今大王子死去,二王子繼承王位,倫敦局勢大變,誰也不知道二王子接下來對待工黨的態度如何,鑑於此,扶持福勒主教上位不失為一件壞事。

“你不反對.那就好.那就好.”

聽到馬維同意福勒主教晉升大主教,布蘭登大主教鬆了口氣,選舉大主教當然不需要經過馬維同意,可大家都是教廷的重要人物,能避免矛盾最好就避免矛盾。

宴會結束後,二王子.或者說舒克里一世,當眾任命馬維為新一任首相,這一舉動驚呆了不少人,尤其是自由黨議員,他們很多都認為新首相會是弗雷德裡克男爵,沒想到竟然是馬維!

除了首相,二王子還任命馬維為海軍大臣,將皇家海軍最高指揮官的職位交給了他,至於弗雷德裡克男爵,也得到了封賞,第一海務大臣,絕對的實權職位,只不過和馬維比起來,稍稍有些不夠看了。

老克勞利公爵似乎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一點也不抗拒,主動向二王子提出了辭職,二王子欣然應允,又賞賜了他一塊郊區的土地。

圖雷·克勞利晉升上將,賜嘉德勳章,因為不是戰爭時期,皇家海軍沒有元帥一職,本部最高長官是第一海務大臣,全國最高長官是海軍大臣,海軍上將可以算得上三把手。

喬舒亞等人也都得到了封賞,英勇善戰者更是得到了國王的親自嘉獎。

除此之外,皇家海軍正式接替陸軍,接手了倫敦防務。

二王子當然不會對敵人手下留情,所有背叛過他的,都遭到了審判。

所有協助大王子叛亂的官員,蘇格蘭場警察局長、陸軍司令、倫敦市長等共計25名主要謀劃人以及75位次要謀劃人全部革職,從上到下擼了個乾淨。

革職只是第一步,沒有了官職,這些曾經的大人物就成為了平民之身,剛回到家,皇家海軍就拿著逮捕令上門,罪名是企圖顛覆國家安全.

這可是重罪,如果大法官判處有罪,那就要面臨槍決甚至是絞刑的刑罰。

不過這些官員,大多出身自貴族家庭,例如前任首相溫斯頓,他背後的丘吉爾家族就是類似克勞利家族那樣的老牌貴族,無法輕易處決,這樣一來,某些背景不夠顯赫的官員就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被剝奪了貴族頭銜不說,小命也丟了。

至於三王子安德魯,由於他是被大王子操控的,二王子並未責怪他,只是讓他交出所有兵權,回到領地當一個沒有權力的親王去了。

大王子最忠實的親信,佈雷肯侯爵是被人在陰暗的巷子裡找到的,找到時已經神智不清,嘴裡不停唸叨著胡話,誰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裝的。

出人意料的是,二王子並未下令處決佈雷肯侯爵,只是剝奪了他的爵位,然後放其離開了倫敦,表面上看,這是無比仁慈的舉動,可馬維知道,佈雷肯侯爵前腳剛走,後腳二王子就派人跟了上去。

大王子的所有財產,都掌握在佈雷肯侯爵手中,大王子死後,也只有佈雷肯侯爵知道財產藏在哪兒,誰也不知道大王子藏匿了多少錢財,與其送給別人,不如想辦法拿回來。

佈雷肯侯爵的結局,馬維並不清楚,他只知道某天二王子得到了一筆鉅款,價值近30萬金鎊,從那以後,馬維就再也沒聽說過佈雷肯侯爵。

佈雷肯侯爵成立的魔藥公司倒閉了,宣佈破產的當天,被曼施坦因魔藥公司注資重組,完全吞併,原本屬於佈雷肯魔藥公司的魔藥配方,也全部落入了曼施坦因魔藥公司手中。

三王子安德魯成立的伊迪魔藥公司也是同樣的下場,曼施坦因魔藥公司收購了51%的股權,成為最大股東,表面上,伊迪魔藥公司沒有變化,但實際控制人早已更改。

至此,曼施坦因魔藥公司在溫莎王國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

不。

應該說是壟斷。

其他零零散散的小型魔藥公司,完全不是曼施坦因魔藥公司的對手,曼施坦因魔藥公司就像一個龐然巨物,讓他們遙不可及,指尖漏出的湯湯水水,都能讓一個家庭過上一生無憂的生活。

名義上,曼施坦因魔藥公司沒有壟斷市場,可事實上,曼施坦因魔藥公司什麼也不用做,憑藉資本自然發展,就足以讓其他小公司永無翻身之日了。

“這是事實壟斷。”

魔藥雜貨鋪內,馬維眺望窗外:“曼施坦因魔藥公司已經成為了溫莎王國首屈一指的資本,其經濟體量太過驚人,影響也越來越深遠.”

隨著收購佈雷肯魔藥公司與控制伊迪魔藥公司,為曼施坦因魔藥公司工作的普通人越來越多了,對經濟的控制,也達到了一個恐怖的程度。

出現這種情況也在馬維的預料之中,他本就打算將曼施坦因魔藥公司打造成跨國際的巨型企業,只不過這樣一來,肩上的擔子也就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