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這玩意兒不過就只是個龜殼罷了?”

王麟把玩著手上的兩塊方正如牌的玉玦,對著向他講解玉玦作用的莫聰反問道。

兩塊玉玦在他靈氣的灌輸之下,產生了一陣變化。

兩塊牌形玉玦,一塊化為碧白玉傘,一塊化為了青色玉塔。

這九天之氣所凝成的玉玦,不僅可以滋養法力,反哺出精純靈氣,在法力激發之下,還能變化為防禦法器,化作玉傘玉塔之狀,護持周身。

聽到“龜殼”這一描述,黑臉少年先是一愣,而後無奈地點了點頭,笑道:

“師叔您這比喻雖然有些古怪奇妙,但也倒是頗為貼切。

“傳聞都說,進入天門之後,會遇到各種狂暴兇險的天外亂流。

“若是持著玉玦,依仗其與天外之氣同根同源的特性,便可自身護得周全,確實如您所說,是個如同龜殼一般的防備物件。”

早上的日頭越來越大,王麟擔心這太陽曬得自己食慾不佳,隨手撐開了手邊的玉傘,遮蓋住了自己和莫聰。

然後撤回玉塔內的法力,將恢復原形的玉玦放回內兜。

就這樣,二人打著傘,一路上邊走邊聊,結伴下了林溪峰,一起朝著藏經閣走去。

自從昨日殿前,掌門宣佈了三月後要舉辦大比的訊息之後,原本冷冷清清,無人問津的藏經閣,突然就變得門庭若市,人滿為患。

以往大家都不願浪費時間,修習低階的鬥法之技,都想得是等突破到金丹之後,下山遊歷之前,再來練這鬥法廝殺的手段。

宗門平時也用不著他們這些練氣築基的小修士們,不會讓剛剛入門的他們就下山去執行斬妖除魔的任務。

對於一門術法來說,修煉時的境界越高,自然練得也就越快。

所以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提前浪費時間來輔修戰鬥術法,都只一心一意地提高著自身修為。

但如今金丹期以下的弟子們,都要面對三月後大比的激烈競爭,一下子全都湧來藏經閣,借閱翻看起了各種術法。

除了蘇半夏和陳聽寒之外,和王麟相熟的,也就只有林溪峰的幾人。

呂青空不在山上,昨日早早地,就跑去了藏經閣,徹夜研讀起了術法。

蘇青月和安千雪則是不知怎麼回事,竟絲毫沒有要去學習些攻伐手段的想法,不湊這個熱鬧。

兩女緊閉著院門,皆是獨自在房中打坐修煉,凝神聚氣。

能和王麟作伴的,只剩下了黑臉少年莫聰。

王麟昨天回峰之後,就看到了這莫聰師侄在院中忙碌。

他在院中的空地處開闢了一小片藥田,搗鼓著開荒、種植藥草的事。

王麟反正無所事事,想著明天才是歸還五陰袋的日子,他也不急著去藏經閣,就耽擱了一天的時間,過去搭了把手。

用石知樂教得莊稼把式,幫著莫聰開出了一片小藥園。

第二天,兩人才一起結伴下山,步行前往藏經閣,打算看看有什麼適合自己法門,可以拿來修煉。

王麟則是連練氣的功法都沒有,要去藏經閣內給自己挑一門根本大法,以供日後修煉。

莫聰沉默寡言,一路上都是王麟主動搭話,和他討論著宗門的趣事。

聊著聊著,就談起了莫聰的身世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