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

唐小嬋一行人日夜兼程的趕往萬泉縣幾人都盼著早日回去,終是第三日的時候到了。

“多謝明瑾姐姐,我和兄長就在此處下車了,姐姐家中姨母怕是等得著急,快些去吧。”唐小嬋一行人停在了縣城門口。

“多謝夏大娘,夏小娘子,也請替我兄妹兩多謝謝夫人。”

“我兄妹兩堂兄在縣裡做著活計,我和阿妹去尋了他正好一同回鄉。”李成蹊拱手躬身說道。

夏明瑾見兩人如此說了只得作罷,遂上車:“小嬋妹妹回鄉後,可莫要忘了姐姐,無事時記得嘗嘗來縣城尋姐姐談談話。”

“曉得了,姐姐快回吧,妹妹有空就來,到時候姐姐莫嫌我煩”唐小嬋回應著夏明瑾,揮了揮手示意她趕緊把簾子放下,早上風大。

唐小嬋兩人望著馬車漸漸遠去,眼力好的她還能見著夏明瑾從窗探出頭直揮著手。

“已經走遠了,莫看了,走吧,進城去。”李成蹊手在她眼前晃了晃:“等回家安頓好了,我陪你上縣城來。”

唐小嬋點了點頭:“朝夕相處了一個多月猛然的分別還不是很習慣,不過要讓我與哥哥分別那是不行的。”她滿臉笑意的對著李成蹊說道。

“那可不一定哦,我看著這一個多月你可把我拋的徹底。”李成蹊逗趣的說著,還不待她回嘴就又說著:“好了走吧,我那堂兄娶了縣城一雜貨鋪家的娘子,因那娘子是家中獨女,平時也要照看鋪中生意,就住在這了。”

“這樣呀。”她一邊左看看,又看看:“我們需要買些什麼東西上門嗎,畢竟你們多年不見了,空手上門總是不好的。”說著她又指著一處布莊說道:“手中銀錢不多了,要不我們買點布匹吧。”

李成蹊也想了下,也是,許多年不見了是該提點東西上門去:“妹妹想的周到,走吧。”

兩人往著那布莊走去,天還早著,街上還未有多少人:“兩位客觀看布哩,我們各種樣式的布匹花樣都有,您看看。”兩人剛一到店門,店裡夥計就迎了出來。

“我們自行看看。”

“郎君是買給小娘子的嗎?您看看這匹玉色的生娟就很是可以,這顏色最襯小娘子今天的打扮。”那夥計引著兩人看去。

李成蹊還未說話,唐小嬋就已經見著了需要買的布指著那塊佈道:“哥哥,這個湖色的很好,買這個吧,顏色男女都合適,不拘著堂兄還是堂嫂”

“夥計,把那匹布包了,多少銀錢。”

“喲,小娘子真有眼光。這生娟550文。”夥計麻溜的去拿了唐小嬋指著的布包了起來。

“哥哥銀錢在我這。”說著拿出銀子遞與櫃臺的夥計,夥計找出零錢給了唐小嬋。不多時兩人就拿著包好的布匹出了店鋪。

街上,她輕輕拉著李成蹊要他低頭輕聲說著:“1兩銀子你收著,剩下的碎的我拿著,不然下次再買東西還以為你吃軟飯了哩。”說著把銀子塞給了李成蹊。

李成蹊見她誤會,輕聲笑了起來:“傻妹妹,那夥計分明不是這意思,不過妹妹給的我就收下了。”

“那是什麼?”她疑惑的問道。

“……”

李成蹊沒有回答,只是拉著她出了大街,去了另外一條街,街上行人漸漸多了起來,各個店鋪都開了門,熱鬧多了,不多時倆人拐進了一巷子,見著一鋪子上面寫著‘孫氏雜貨鋪’

“走吧,是這裡了,多年沒有來了,都快忘記這裡怎麼走了。”

“哦~我說剛剛哥哥怎麼帶著我繞來繞去,合著哥哥你自個兒不記得路了。”唐小嬋調侃道。

李成蹊進門詢問:“敢問李成道在否。”

那人正在整理著貨物,聽得有人詢問他在不,又聽得這說話聲音著實熟悉,猛的抬起頭來,見著是那3年不知生死的人,現活生生的站在眼前,他用手指著眼前的李成蹊一直你你你的,說不出話來。

李成蹊見那人是堂兄登時眼眶一紅哽咽道:“大哥,我回來了。”拱手作揖。

李成道急急從櫃臺奔出來路上撞了幾個凳子,唐小嬋在旁邊都替他疼,一把抱住李成蹊遂放開說道:“你這幾年去哪了?阿父阿母在家都急死了,阿母每晚都哭,怎麼不帶個信回來,啊?”一面拍著李成蹊,一面抹著眼淚。

唐小嬋拿著布在旁邊看著兄弟重聚,心裡酸酸的,她也想家人了,眼眶也登時紅了。

那兩人都是紅著眼眶眼淚直流,“是弟弟的不是,累著叔叔嬸嬸了。”

“好了,好了,莫說這些了,快快,坐下。今兒這店是開不下去了。”說著拉著李成蹊坐下,走至店門前要將門關了。

“李老闆,今兒不做生意了,出了甚事。”隔壁包子鋪的見李成道剛開門就要關門,詢問著。

“是呀,這才剛開門哩。”街坊都問著。

李成道擺了擺手道:“今兒個高興,不開門了,要回家去,趕明在開,哪日有空在嘮叨。”說著關了門。

回身正見著一直站著的唐小嬋:“成蹊?這位是。”心中還在胡亂想著。

李成蹊起身介紹唐小嬋,說了唐小嬋家人怎樣救了他,她家人收了他為義子,後她家人過世,兩人怎樣在荒山野嶺中生存,唐小嬋怎麼樣養活他,這樣那樣的,說了好一會才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