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市裡的第二天,楊帆就開始上班了。

這次回來後,他上班就不再只是單純的上班,開始努力學習關於鑑別古董方面的知識。

他自己買了很多本關於這個方面的書籍,然後一一和古玩店裡的物件對比,下了班也會出現在鬼市和楊叔的店裡,不去凝神隨意觀看那些玩意,來核對腦海中的理論知識。

沒辦法,李長庚不願意教,劉玉堂也不是每天都有時間在店裡,只能是瘋狂自學。

不過劉玉堂也看到了他的努力,對於這種天賦極高還願意下苦功的員工,劉玉堂還是很欣賞的。

於是在楊帆自學的第十天的時候,劉玉堂給他拿來一本古舊的筆記本。

上面略微泛黃的紙質彰顯著其年代的悠久。

劉玉堂告訴他這一本是他的老師張青山當年入行的時候寫下的鑑定心得,專門給他郵寄過來讓他對照學習。

楊帆高興壞了,一有時間就捧在手裡看著,自從上次在劉玉堂家裡吸收了六次暖流之後,楊帆發現自己不僅是身體變得更加強壯,大腦也更加靈活,不說過目不忘,但看上兩遍還是可以記住的。

第二天,在楊帆覺得把這本心得背的差不多的時候,晚上一下班他再次迫不及待地跑去了鬼市。

因為這幾天前往鬼市的次數比較多,剛到鬼市楊帆一眼就看到鬼市口上有一個新來的攤子,應該是第一次在這邊出攤。

為了檢驗自己學的如何,楊帆儘量不讓自己集中注意力,在攤子上隨意掃量著。

掃視了一圈後,楊帆扁了扁嘴,一個看得上眼的玩意都沒有。

“小兄弟,想要什麼型別的玩意啊?咱這攤子上可是有著不少的寶貝,我給您介紹介紹?”

攤主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看起來就比較油滑的中年男子,此時一臉希冀地看著楊帆,似乎想著楊帆可以給他開個張。

“我倒是想淘個一兩件好玩意,可你這裡的東西它不對我的眼緣啊!”

楊帆搖了搖頭說道,言外之意這裡的東西都是贗品,他沒有一件是看得上眼的。

攤主卻也絲毫不惱,豎了個大拇指開口說道:

“小兄弟眼光真高,好眼力!”

這句話倒是讓楊帆起了一些好奇心,楊帆說不對眼緣,說白了就是說攤上全是假貨,沒有好物件。

而攤主卻直說楊帆眼光高,眼力好,也就是變相承認了自己攤上的東西確實不咋地。

“不過嘛,寶貝還是有的,就看你吃不吃的下了!”

攤主說著上下掃視了楊帆一眼,笑了笑不再多話。

“哈哈,錢多了沒有,幾十上百萬還是沒有問題的。”

楊帆自然聽出了對方的言外之意,同樣也是輕笑一聲回答道。

“得嘞,那這就好說了!”

攤主神秘一笑,從攤位下拿出一個乳白色的,和現在一次性紙杯大小差不多的瓷杯,

“來,小兄弟你也是懂行的人,掌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