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 63 章 鄉試之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6 章 鄉試之一
京城貢院面闊五間, 大門雄偉,平日裡都是關閉的,只有在鄉試和會試之際才會開啟, 門上匾額的題字乃大周朝開國皇帝禦筆親題,可見其榮耀。
一處貢院, 佔了三條街的範圍,附近的老百姓幹脆稱呼其為貢院東街、貢院西街和貢院內大街,貢院大門便設在貢院東街, 如今整條街上都是前來參加鄉試的生員, 擠擠挨挨互相亂著找結保的人,五人一組, 找到了彼此才安定下來。
沈江霖他們早就派人來此看過,找到了他們事先商量好的地方, 很快眾人都聚攏了過來, 這次不僅僅有沈氏族學裡的生員與他們結保,更有楊鴻、殷少野等人一同下場,正好十人參加鄉試,分為兩組。
鄉試搜撿更加嚴格, 眾人依次排隊, 除去衣服、鞋襪, 甚至就連發髻也要打散, 供搜子仔細查驗, 攜帶進去的考籃甚至要被反複翻檢,糕點之類的全部被掰碎不說, 就連熟雞蛋都幫你剝了殼檢視,確無夾帶之可能,才放人進去。
從天剛剛矇矇亮開始搜撿, 一直到辰時初太陽完全升起了,才算全部搜撿完畢,索性沒有搜出什麼夾帶作弊的人,算是比較順利。
沈江霖迅速穿好衣服,束好發髻,排隊跟著官差往前走,進了大門之後,還有二門,過了二門的門檻,再往前走十來步,是龍門,故而世人也稱科舉考中之後,是鯉魚躍龍門,從此以後就不同凡響了。
等到所有考生都進入龍門口,守衛們便會將這三道門關上鎖死,裡頭沒有傳來考試結束的鑼鼓聲,無論發生任何事,這三道門都不會開。
繞過“明遠樓”和“致公堂”,官差在前方站定,沈江霖舉目望去,不由深吸了一口氣——眼前之景,實在壯觀!
放眼望去,一排一排的考棚縱橫交錯,目之所及看不到邊,據說京城貢院有九千多間考棚,這便是來日他們參加會試時,迎接全國各地舉子的地方。
這次只是秋闈,朝廷劃出來一塊地方的考棚,供此次參加秋闈的三千餘名生員所用。
每個人都會抽一張簽,簽上會寫明座次,輪到沈江霖的時候,他開啟一看,是月字二十號位。
每一排考棚的第一個考棚側面牆上都有按照千字文順序寫上: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等,沈江霖找到“月”字那一排,往裡走了一段,就看到考棚上面寫的“廿”字,代表的就是二十。
沈江霖走進考棚,放下考籃,首先要做的,就是檢查一下考棚。
此處貢院是高祖皇帝當年修建的,如今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中間幾次修繕,近幾年朝廷財政吃緊,很多能節省的地方就節省一些,故而這裡的考棚已經好多年沒有修葺過了。
若是遇到有破洞的,或是裡面有蛇蟲鼠蟻的,不先弄幹淨,等到下了雨或者被蛇咬上一口,那到時候可就回天乏術了。
沈江霖仔仔細細看過去,發現自己這次運氣很好,既沒有靠近茅廁,這個考棚又是完好無損的,用來考試的兩塊木板也沒有什麼特別凹凸不平的地方,寫字的時候下面墊兩張紙,也就夠了。
沈江霖暗自點了點頭,目光看到他的考棚外有一木桶,木桶裡裝滿了清水,同時還有一個帶著蓋子的小恭桶,是讓他們出恭用的。
是了,鄉試期間,基本上是不讓上茅房的,吃喝拉撒全在考棚內解決。
他們這群書生,口中唸的是至高無上的道德仁義,身邊卻是臭氣熏天、屎尿與共,實在是荒誕至極。
好在沈江霖早就對如今的狀況見怪不怪了,淡定地用清水打濕棉帕,仔細地擦幹淨兩塊木板,等到木板幹透了,才將考籃中的毛筆和硯臺拿了出來。
沈江霖是個心態很穩的人,再逢大考,他雖然也有些微緊張,但是很快就被壓了下去,端坐在號舍內,等待發放考題。
十二名內外簾官相繼進入考場,內簾官六名在內場巡考,外簾官六名,登“明遠樓”在外提調,監察是否有內外串通之舉,官差們將厚實的貢院大門一扇一扇關上落鎖,其餘東西兩側角門同樣如此,另有三重圍牆圍住考場,貢院內徹底成了一個完全密封的場所,所有人馬,包括內外簾官,都無法再進出,必須在此地熬過三天兩夜。
此次鄉試的主考官是翰林院學士秦之況,也便是秦勉的族兄,去年剛剛升的官,否則今年的鄉試還輪不到他當主考官。
主持鄉試,秦之況也是頭一遭,所以更是小心翼翼,每一個地方力求完美,生怕有疏漏。
畢竟此等大事,做好了受益無窮,萬一搞砸了,摘了他的官帽亦是有可能的。
答題紙一一發下,沈江霖先在答題紙上寫好自己的籍貫名諱,過了不多時間,就聽到一陣鼓聲,抬頭望了下天,估計已經到巳時二刻了,很快就有官差舉著考題來回走動,跟在他旁邊的書吏高聲唱唸考題。
這三天要考的,是四書題三道,每一道要寫兩百字以上的時文,經義題四道,每一道要寫三百字以上的文章,加起來就要寫七篇文章,至少兩千字。
可謂是,時間緊,任務重,而且第一場考試,還是重中之重。
到了鄉試階段,已經不會再考核簡單的默寫背誦等,上來就是寫文章,考理解、考運用、考辭藻,比之生員考試,生生拔高了一個難度。
沈江霖這兩年來,在唐公望的教導下,已經不知道寫過多少篇時文了,基本上四書五經中,每一個唐公望覺得可以考的點,都拎出來讓沈江霖去破題,哪怕沒有完整寫過,但是寫文章的思路,早就打磨過千百遍了。
再加上本身唐公望就做過兩次主考官,他去拎的考點,自然有他的獨到之處。
獨到之處體現在哪裡?體現在沈江霖拿到的四書題裡頭的第一、第二道題目,都是曾經唐公望給他講過的,第二道題更是輕松,沈江霖曾經據此寫過一篇文章,唐公望還幫他細細批改過。
若是其他人,或許因為時間有些久遠就忘記了,但是沈江霖是什麼腦子?有過目成誦之能的人,可以立即將那篇文章全部複述出來。
而第一題雖然他沒有正經作過文章,但是如何破題,從哪種角度來寫,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要點,他都已經和師父討論過了,如今寫下來,骨架已成,不過就是再往裡面新增血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