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 54 章 生財之道

沈江霖上次中了生員再加上過年期間拿到的一些紅封, 手頭差不多有個現銀兩百兩左右。

沈江霖每個月的月例只有三兩銀子,這對普通百姓來講,自然不少, 但是對於一個侯府少爺來說,卻實在不多, 原身沈江霖不需要考慮人情往來,在侯府裡算是包吃包住,族學裡也不費什麼心思, 三兩銀子基本是用來他買一些孩童喜歡的小玩意。

但是如今沈江霖卻是有在外交際的需要的。

最近得的兩百兩中, 他拿出了五十兩孝敬了生母徐氏,兩個姐姐一人給了十兩, 為了被底下人知道了不好交代,嫡母魏氏藉著生辰, 又送了一扇精巧小檀木屏風, 便又去了三十兩。

拜師之後,發現師父師母視力老化,他找人做了兩幅眼鏡,用的是天然琉璃磨的鏡片, 工藝繁雜、造價不菲, 光是這兩幅眼鏡就花去了八十多兩, 沈江霖手頭的現銀, 實在不多。

“大哥, 我手頭大概還剩下二十兩不到,你要是用得上, 我即刻就去取來。”沈江霖向來不太在乎金錢,聽聞沈江雲需要,就將自己手頭所有的數額都說了出來。

現代的沈江霖十歲喪父喪母, 面對豺狼虎豹般的親戚,他只有剛強果斷起來,保護好財産讓他在年幼時,有一個立足之地,才與這些人鬥智鬥勇、分毫必爭,等到沈江霖長大後,因著獨到的眼光和對金錢無所謂的態度,投資了一些學校同門師兄弟的創業公司和他自己看得上的專案,反而資産百十倍暴增,讓沈江霖從未因為金錢而苦惱過,金錢對於他而言,從來只是一串數字而已。

沈江雲聽罷弟弟手頭的現銀數量,沉默了。

他搖了搖頭,嘆息道:“罷了罷了,我再去別處想想辦法。”

看來這二十兩太少,解決不了沈江雲目前的問題。

沈江霖眉毛一揚,轉瞬就想到了:“可是大哥又看中了什麼顏色?”

最近沈江雲剛得了一匣子畫筆,想來這個是夠的,能讓沈江雲花大錢的,恐怕就是各色顏料了。

沈江霖也是看著沈江雲畫畫久了,才知道這個年代的作畫,是一件極為燒錢的事情。

各色顏色都是天然物質提取,十分難得,例如朱紅色是由白雲母提取,石青色用青金石提取,橘紅色是由雄黃提取,石綠色則是孔雀石提取,這還是市面上常見的顏色,若是一些其他更加難得的顏色,所費更高,因著這些顏料還需要提純,所費人力和提純裝置更是難以估量的價格。

沈江雲作為侯府嫡長子,一個月月例便有十兩,各個節氣都有長輩紅封,再加上魏氏明裡暗裡的貼補,若是沈江雲沒有這般燒錢的愛好,著實是不差錢的。

沈江雲重重地嘆了一聲,拿出他最近畫的鬥方給沈江霖看:“上次你和我說,畫作應由實到虛,由形到意,我便有了想法,最近一直在研究工筆畫,之前的一套顏料已經要用完,再想淘一套,可得這個數。”

沈江雲伸出了兩根手指頭,沈江霖瞬間明瞭,這還要兩百兩啊!

如今因著沈江雲已經中了生員,沈銳便不大管著沈江雲的課業,魏氏是知道沈江雲在私下裡畫畫的,只是她經歷了之前的事情,已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加上沈江雲果然中了生員,且沒有耽誤了學業,魏氏就更加不管了。

雖說不管,但是因著要畫畫明著再向魏氏索要銀錢,沈江雲終是不敢的。

沈江霖細細看了沈江雲最近的畫作,比之去年又進精了許多,加上有魏氏打掩護,他作畫的工具與顏料越發的多了,這次畫的是幾幅人物肖像,都是家中常見的人,沈江雲每一幅都觀察入微,畫在紙上栩栩如生,就連衣服褶皺、人物神態都能很好的捕捉到,再加上顏色上的好,濃重清淡過渡都處理的相當好,其中有一幅畫的是魏氏身著一套石青綠褙子的半身像,隨著光影的折射,將石青色的由濃轉淡都細細描繪了出來,頭綠轉道四綠十分自然,比之現代的工業顏料更有層次感。

沈江霖看著這些畫作,沉吟了半晌,有了個主意:“大哥,你這個畫作,可願意賣?”

沈江雲嘆了一聲,搖了搖頭:“我倒不是敝帚自珍,其實不怕二弟你笑話,我也把我的畫作偷偷讓秋白放到畫坊去賣,只是人家收畫的店家,只願意出一二兩銀子一幅收我的畫,這個價格連我顏色的本錢都收不回來,實在是欺人太甚!”

沈江雲除了嫌棄價格太過低廉,更因為那些畫坊掌櫃的看人下菜碟,見畫作上的印鑒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哪怕沈江雲的畫作有可圈可點之處,他們也不願意花大價錢去收。

沈江霖瞭然地點點頭,大哥如今思想越發活絡,倒是也想到了以畫養畫的主意,只是到底年輕沒有經歷過太多事情,被那些店家打擊到了。

商人向來坐地起價,開出這個價格雖然有死命壓價的成份在,但是若賣不出去,其實也不過是一堆廢紙,那些店家也是承擔了風險的,對於一個沒有名氣的畫家來說,自然是價格壓的越低,風險越小,利潤越大,這是商人這個角色必然做出的選擇,倒也是無可厚非。

沈江霖雖然沒有那麼在意金錢,但是他從來不缺乏商業的頭腦,腦海中稍稍思索了一番,認真道:“大哥,直接賣畫自然要受這些店家的刁難,除非你已經成名成家,在這個畫作圈子裡有了名氣,或是有個大家國手為你作保,別人才會對你的畫作高看一眼。畫作的價值並非只是看其本身,許多人更加看重的是畫作者的名望。而名望的打造,是有一個過程的。”

就像歷史上那麼多的名家名作,就真的如此難以替代,就真的如此無與倫比嗎?

梵高生前創作了那麼多的畫作,卻依舊窮困潦倒地過完了一生,活著的時候就賣出了一幅畫作,一直到死後,才名聲大噪,一畫難求。

後世又有多少人模仿梵高的畫作模仿成了産業鏈,可是模仿的再像又如何?與他的技法筆觸幾乎以假亂真又怎樣?贗品就是贗品,終歸再無第二個梵高的成就。

有時候名望甚至高過於畫作本身。

沈江雲其實也有想過這一點,但是到底有些難以接受。

況且對沈江雲而言,他心中還有不曾對沈江霖說出的野望。

他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畫作能夠名流千古,自己能夠像自己膜拜的那些畫作大師一般,名噪畫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