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請君入翁(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26章 第 26 章 請君入翁
沈銳二十歲承爵做官, 至今已二十餘年,雖然沈銳這官做的容易,但是二十年的風風雨雨, 官場生涯,早就從愣頭青混成一個老油條了。
那天對著自己底下的門人清客說的那叫一個義憤填膺, 攤開摺子就是揮毫而就,但是等過了一夜,腦子清醒了一些, 沈銳又開始躊躇不定了。
那些“保商黨”實力雄厚, 個個身居要職,他單槍匹馬地和這些人對上, 哪怕祖上有蔭蔽,身上有爵位, 也不敢拿身家性命去硬拼啊!
沈銳有些慫了, 思來想去,只能狠狠將摺子扔回了書案上,準備看看朝堂風向再說。
清客蔡格早就知道會是這樣一幅樣子,習以為常, 其他兩個清客門人是剛到榮安侯府上的, 竟是不太清楚主家的脾性, 幹脆叫上蔡格三人到了市集上一家酒肆吃飯。
三人就著一碟子炒子雞, 一碟子粉蒸肉, 還有一盤子花生米,就吃喝起來。
蔡格在榮安侯府做清客已有兩年, 對其中的門門道道最是清楚,對著另外兩人就是一番提點,另外兩人則是不時點頭稱是, 又是不停勸酒,又是作揖吹捧,直接將蔡格給喝美了。
“我和你們說啊,嗝,咱們侯爺說啥咱們就,嗝,應啥!別擔心會得罪了人,嗝!侯爺膽子啊,不比你我等大。這次對著那些“保商派”私底下雖然叫的兇,但是放心吧,嗝,那封奏疏啊,是絕對不會呈上去的。”
清客梁承平點頭稱是,給蔡格又斟了一杯酒,口中噴著酒氣道:“高!實在是高!那天我們見主家要動真格的了,心裡嚇得哆嗦,就怕真捅破了簍子,蔡兄,還得是你啊!以後咱們有什麼不懂的,你可得多提點我們,這頓飯我們請了!”
蔡格佔了便宜,又得了吹捧,心裡舒服的不行,見梁承平又叫了一碗燒雞過來,也不客氣,直接撿了一塊雞腿肉就啃了起來,胸口處的衣服油了一塊都不自知。
他們說者無意,但是別人聽者有心。
好巧不巧,今日坐在他們隔壁桌的人中,就有靖國公府的管事,他聽完之後不動聲色地記在了心裡,等辭別了招待的客人,就馬不停蹄地往靖國公府趕去。
靖國公嚴立仁今年已經過了耳順之年,前兩年就已經乞骸骨在家榮養了,並且在上奏摺乞骸骨的時候也一併給自己的兒子嚴守信請聖上賜爵。
大周開國皇帝創立天下,為跟著自己當年出生入死的幾個兄弟賞賜了爵位,爵位依照公、侯、伯、子、男而設立,百年過去了,如今爵位還在傳承的人家,兩隻手都數的過來,而沒有被降爵,依舊擁有著國公府的榮耀的,只有他們靖國公府。
就連深受先帝信任的榮安公府,在榮安公府大公子戰死沙場,輸了遼東之戰後,依舊被問罪責罰,降為榮安侯府,雖然最後還給了沈家小兒子一個官位,但是到底是讓人心寒啊!
之後新帝繼位,比之先帝,手腕更加鐵血、做事絕不容情,且從宮裡頭傳出來的訊息,當今似乎對於他們這些老牌勳貴早就有些看不順眼了,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去動一動。
原本嚴國公還能繼續在朝堂裡站個幾年,給家中後生鋪鋪路,但是見此形態,嚴國公不敢再戀權,果然上了乞骸骨的奏疏後,當今直接就批了,只是他給兒子請求賜爵的事情,卻一直至今沒有任何訊息。
這由不得嚴國公不多想。
他們這個爵位是世襲罔替的,說白了,只要大周朝在一日,他們嚴家就應該永遠享受著國公府的待遇,可是現在,顯而易見的,當今有點不想給這個爵位了。
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堂上又掀起了將商戶既是良籍,緣何不可科考之爭,嚴家當然是站在反對派的,但是“保商派”中有何人?當今首輔、次輔聯合上奏,朝堂上泰半新銳官員跟隨,和他們這些反對派是打得有來有往,且逐漸佔了上風。
若此條政策真的落實,那他們嚴家的實力又會削弱一大層!
嚴家門下有許多大商人依附,他們將族中最好最優秀的子弟送出來讀書,不僅僅給靖國公府提供銀兩供奉,這些考中進士的子弟也能成為靖國公府在朝堂上的一股勢力。
可如果“保商派”贏了,他們在朝堂上便如同被斷一臂,實力大減!
這如何讓他不發愁?
只是如今他已經在家榮養,朝堂之上雖然有嚴家子弟的身影,可是最重要的爵位還沒賜下,他又如何敢輕舉妄動?
靖國公府一向是這些勳貴之家的領頭羊,嚴國公頗為德高望重,此次的事情傷害到了許多勳貴之家的利益,自然有不少人送禮找上門,希望嚴立仁能出個主意。
只是如今,嚴家自身都有些自身難保,又如何敢做這個出頭鳥?
正在嚴國公一籌莫展之際,家中管事求見,告訴了他一則坊市聽聞。
嚴國公聽完之後,皺著眉思索了半日,眉心中間有著一道深深的溝壑,他捏著打理順暢的花白鬍須,突然眉頭一鬆,展顏笑道:“是了,是了,果然是年紀大了,頭腦也糊塗了!既然咱們靖國公府不能作為出頭鳥,那麼把位置讓給榮安侯府,咱們在後面出謀劃策也一樣啊!”
這樣一來,贏了,大家也知道是他在後面幫著謀劃,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輸了,有榮安侯府擋在前面,足以抵消陛下的怒火了。
當晚,嚴國公就派人四處打聽沈侯爺的喜好,過了兩天便送了一份重禮到榮安侯府,並且邀請沈銳第二天到靖國公府赴宴。
魏氏看著那比人還高的珊瑚,一顆顆拇指大的東珠,還有名貴的文房四寶以及一卷名家詩集,簡直有些移不開眼睛。
吃驚過後,魏氏有些擔憂道:“這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靖國公府一向與我們不甚親厚,如今藉著我的生辰,他們送了這麼重的禮,又下帖子讓您赴宴,實在讓我有些心中難安。”
沈銳賞玩了一番後,對魏氏的絮叨有些不耐:“明日去了便知,若是嚴國公有什麼難為事要辦,我又做不了的,等到他們靖國公府上下回辦事,你找個由頭回差不多的禮過去就行了。”
魏氏聽著沈銳這番話有禮,既不失了禮數,又不貿然答應別人不合理的要求,確實是再妥當不過的了。
果然還得是侯爺做事周全大方!
魏氏聽話地將東西收了起來,命人列單子造冊,歸到了庫房裡。
魏氏不懂外頭的事情,沈銳心裡卻已經隱約知道,對方是沖著商戶科舉之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