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 76 章 兩姓之好

孟昭原本還在笑眯眯地和沈江霖說著話, 因著這話,他臉上的笑意斂了下去,低低嘆息了一聲, 指了指馬車道:“我們上去說話吧。”

沈江霖心中納悶,他是知道孟昭有一門婚事的, 當年是他中舉人的時候定下的,照理也沒聽聞什麼訊息,難道不曾跟著一起上京?

沈江霖猜測著難道是夫妻感情不和?

只是就算不和, 如今孟昭父母雙親都已經走了, 上無公婆需要侍奉,這種情況下還要和孟昭分隔兩地?

兩人上了馬車後, 孟昭才長嘆了一聲,對沈江霖吐露了心聲:“我那門親事, 女方家中不願意等三年, 後來便退了親,這事有些難堪,我便沒在信中和你提起過。”

其實說起來這樁親事,孟昭很是有些抵觸的。

以前他只以讀書為要, 想著要先立業後成家, 他父母雖不識字, 但是大道理還是懂的, 覺得兒子將來成就不可限量, 不敢隨意給孟昭婚配,只讓兒子自己做主。

後來孟昭中了舉人, 被廬州府的鄉紳榜下捉婿,孟昭想著自己確實年齡也算到了,這戶鄉紳在他們廬州府很有樂善好施的美名, 想來他們家教養出來的女兒也不會差,便點頭應承了下來。

原本兩人已經準備在揚州那邊完婚了,女方的嫁妝都裝船了,結果孟昭這邊父母就去世了,父孝一重、母孝一重,守孝三年內不得成婚是小事,對方更看重的是孟昭剛剛要在仕途上起步,卻又要折戟沉沙了,三年後官場上還有沒有孟昭的位置,這又誰說的準?

新科進士這麼多,又何必非要在孟昭身上浪費時間?

於是他們家就寫了退婚書過來,孟昭當時剛剛拿到退婚書的時候也蒙了一下,還想著確實是自己耽誤了人家姑娘,爽快簽了退婚書不說,還送了一份豐厚的表禮以作賠罪。

對方默不作聲地收下了禮,一個月不到,就又和另外一家人家定了親,對方是和沈江雲同科的進士,孟昭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想來是還沒和他退親的時候,就已經找好了下家。

孟昭說到最後,擺了擺手:“算了算了,女子大好年華,確實不該陪著我等三年,我也是苛責了。”

孟昭笑了笑,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一遍,雖然沒有說對方什麼不是,但是這裡面的操作,懂的都懂。

如今孟昭這般一耽擱,已經是二十又五了。

人說,士之耽兮猶可脫也,但是在這個年代,男子二十五初婚其實也很尷尬,好人家的女兒基本上都已經訂親或是嫁出去了,若是年紀更小的,都想盡量在家中留幾年,十五六歲就推出去嫁人的,人家也會想兩人差了十歲,到底不匹配。

而孟昭缺的卻是一個可以快一點成婚,並且比較靠譜的成婚物件。

孟昭已經躋身了官員階級,他的妻子不僅僅要承擔生兒育女、傳承子嗣的責任,還是孟昭以後在官場上交際的一體兩面,有些事情他不能去說、不方便去做的,是需要他的夫人透過內宅手段去化解的。

誥命夫人,可不僅僅只是享受夫婿的榮華富貴,同樣也要承擔起她的重任,這樣才能共同守護好一個家庭。

所以普通不識字的女子就不在孟昭的考慮範圍內,而士紳階層的女子,又有了年紀方面的尷尬之處。

不是沒有,而是要發散人脈去尋找,再加上如今孟昭又是起複的關鍵時期,哪裡有精神再牽扯的出來,只能先擱置在一邊,以後再說。

孟昭這方面或許缺乏父母給他的教導,但是孟昭父母並不因為他們文化的粗鄙,而喪失愛人的能力。

在孟昭心裡,他的父母總是互相謙讓、相濡以沫的,所以孟昭對未來婚姻的期盼,是以自己父母的相處之道為模版的。

聽到這裡,沈江霖心中一動。

有些類似的際遇,讓他很快就聯想到了自己的二姐。

孟昭的為人他信得過,而如今孟昭孤身一人,若是自己二姐嫁過去,直接就能當家作主,根本沒有任何婆媳矛盾等問題。

雖然這話說的有些殘忍,但是如果孟昭雙親健在的話,沈江霖是沒有考慮過他孟大哥的。

一樁親事要想做成,並不是僅僅將兩人湊成一對夫妻就可以了,沈江霖在現代聽到過很多新婚夫妻成婚之後,因為各種瑣碎之事、家庭觀唸的種種不和之處,最終分道揚鑣的例子。

孟昭本人很優秀,為人正直、通透、有野心也有能力,侍奉父母至孝,對待朋友至誠,否則孟昭也不能成為沈江霖的知交好友。

但是哪怕孟昭中了舉人的時候,沈江霖也從來沒有動過心思要將姐姐嫁給孟昭的意思——或許兩個年輕人之間是可以溝通的,但是兩個家族之間的懸殊實在太大了。

榮安侯府哪怕沒落了,哪怕姐姐只是庶女出身,但是沈初夏身邊丫鬟婆子也有七八個,十指不沾陽春水,莫說種地種菜,恐怕莊稼都不一定能辨認的清楚;而孟昭的父母是真正廬州府農戶出身,孟昭曾和他說過,家中為了供他讀書,最窮的時候,到了年底只有五十個銅板過年。

沈初夏若是嫁過去,是要融入他們整個家庭的,孟昭父母是過慣了一輩子苦日子的人,在他們眼裡或許早上一碗白米粥都是奢侈,若是看到沈初夏呼奴使婢,早晚用一碗燕窩,他們可能接受的了?

哪怕沒有人有錯,這日子恐怕也是難過。

沈江霖珍惜他與孟昭之間的情意,所以他是有過謹慎思考的,不想弄到最後他和孟昭連朋友都沒得做。

只是這件事,終究還是要先問過他二姐姐才行,孟昭的情況特殊,若是沈初夏同意,說不得在孟昭上任前就要完婚,不知道沈初夏是否能接受。

沈江霖早就意識到了,在這個年代,談愛情實在太過奢侈了,當然,便是在現代社會,沈江霖同樣認為這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比起虛無縹緲的愛情,沈江霖認為一個人的本質與素質,決定了他未來另一半的幸福程度。

一個本就是道德素質低下的人,哪怕對你愛的痴狂,等到激情褪去後,便看清了這個人的本質,剩下一地雞毛;一個對自我要求極高、道德感極強的人,哪怕沒那麼愛你,但是出於責任和道義,他也不會讓另一半受苦受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