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第 135 章 力挽狂瀾(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5 章 力挽狂瀾
杜凝章帶的人是先頭部隊, 真正的賑災物資還在後面,畢竟杜凝章的首要任務,是安頓好河南一帶的治安問題, 抓大放小,穩住局面, 所以杜凝章先要入彰德府的府衙,和彰德府知府徐勝之確定好策略後,再行賑災之事。
杜凝章在廟堂之上絕大多數的時候是說一不二的, 他也曾下放過地方任過學政, 自認為對於庶民的想法他都知道,並且他剛剛也站上了馬車車架上, 發表了一通朝廷即將派人入彰德府府衙,之後再進行放糧的計劃, 安撫了民心。
他並不覺得自己做的有什麼錯處。
在為官一道上, 他高高在上的同時,也足夠老辣幹練。
杜凝章唯一的錯,便是錯估了人性。
這些流民少則兩三天沒有吃過東西,多則七八天用一些青草樹皮充饑, 甚至其中很多人因為喝了不清潔的水源, 自己或是家人已經是奄奄一息了, 現在什麼官員發話、官兵威嚇, 或許在一時之間被嚇到了, 但是很快,求生的意志再次佔了上風——他們想活!
不知道是誰突然從地上站了起來, 聲嘶力竭地大吼一聲:“大家和這些當官的拼了!反正橫也是死、豎也是死,與其餓死不如吃頓飽的再死!”
此言一出,剛剛還麻木到絕望的流民一下子都目光中泛出了亮光, 但是最開始的時候誰都不敢動,就這樣和官兵們僵持著。
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看著身體還算高大的漢子抹了一把臉,直接就沖了過去,他的目光往那群官兵身上一略而過,最後定格在了一張分外年輕的臉上。
看面容還稚嫩的很,最多不超過十八,面容凝肅,牙關咬緊,顯然是緊張極了,唇下的胡須還沒長硬,只是短短的絨毛,生瓜蛋子一個,就是他了!
那個大漢直接劈手奪過這個小兵手中的刀,一刀就劈了過去,看似蠻力實則有著巧勁,直接就將這個小兵砍翻在地!
白刃瞬間見了血!
那些流民見到了血,受了刺激,膽小地在往後退,膽大的則是跟著壯漢一起和官兵沖突起來,官兵們雖然個個都拿著武器,但是他們不是要去上戰場,而是去賑災的,身上不曾著軟甲,只有一把佩刀,有些人甚至佩刀還沒來得及抽出來,就被流民推搡著踩在了腳下。
場面一下子混亂了起來。
杜凝章一看如此景象,瞬間面色倉皇,高聲驚呼:“快快快!攔下這些流民!攔下他們!”
杜凝章說是下放過地方,但是他下放的地方是南直隸,文風鼎盛之地,做的又是學政,打交道的都是文人,後來再次入中樞,也是在六部輪轉,一步步升遷到如今戶部尚書的位置上。
杜凝章若是提筆寫策論、禦下管官吏,他是一等一的好手,和政敵們搞鬥爭,那更是家常便飯,但是賑災?做實務?這還是開天闢地頭一回。
周承翊想的是杜凝章也是個老臣了,又是戶部尚書,由他做欽差大臣主理此事應當不會有錯。
只是周承翊到底在做皇帝上還不夠老道,若是永嘉帝還在世,是絕對不會讓杜凝章這種京中高官去賑災的,畢竟他們每一個人都在永嘉帝心中有一份履歷,甚至為什麼要隔斷杜凝章這樣的朝臣與地方上的聯系,也有永嘉帝的用意所在。
而現在,因為周承翊派了一個地方經驗短缺的官員來面對這種情況,導致現在的形勢急轉直下,杜凝章越說“攔下他們”,這群流民在有心之人的帶領之下,就越開始往前沖。
杜凝章的先頭部隊裡面,攏共三百名官兵護衛,其中一百名負責保衛這些京官,剩下的兩百名則是在後面押送賑災糧食和銀兩,也就是說,在前面和流民對峙的護衛力量,攏共才只有一百人!
而流民們雖然手無寸鐵,但是他們的人數卻好像無窮無盡一般,哪怕前面有幾個被官兵砍倒了,但是也沒有威懾住對方,場面一度陷入到了殺紅眼的階段。
杜凝章看到這樣的局面,嚇得整顆心都要跳了出來,慌忙在護衛的圍護下再次鑽進了馬車,他的二十幾個親衛立馬將杜凝章的馬車團團圍住,並且警醒著尋找突圍口,準備帶著杜凝章先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去。
很快,就有一輛運糧車被劫走,當那個壯漢一刀刺入麻袋之中,白花花的大米流出來的時刻,所有災民都沸騰了,瘋狂地往運糧車湧去,好幾個運糧的官兵見情況已經是大大的不妙了,連忙往後退去,不敢再硬來。
有些災民實在是餓極了,直接從地上捧起一掌大米混著泥土就往嘴裡塞,也不管它是生的還是什麼,先填了肚子再說。
場面直接失去了控制。
沈江雲坐在馬背上急的團團轉,他既不想讓那些流民受傷,又能理解杜尚書最開始的用意,且又害怕那些官兵們被流民沖撞而死,但是他一介文人,雖會兩招花拳繡腿,卻在這樣的情景下,不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