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 131 章 找對人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1 章 找對人了
“起居郎沈江霖?不該找首輔大人幫忙麼?雖然那個沈江霖似乎很得陛下信任, 但是到底只是個剛入官場沒多久的新人,能左右的了大局?況且與我們又都不熟悉,年輕人氣都盛, 尚且還不一定能答應呢!再說了,楊首輔都是多少年的老朋友了, 有他做這個中間人,我看更穩妥許多。”
永定王否定了毅王的想法,但是肅王卻是難得贊了毅王一回:“這個人選倒是不算差, 這件事說來說去, 根子還在那個陶雲亭,今日本王看那個陶雲亭的言行舉止, 絕對不是一個好相與的,甚至是個連命都願意豁出去的瘋子, 話裡話外的意思, 又有諷刺朝堂高官之意,焉知我們請了楊首輔說和,到時候會不會弄巧成拙?反觀這個沈江霖,除了一開始剛剛上任的時候出了一回風頭, 後面都是不顯山不露水的, 本王聽宮中人遞話出來, 沈江霖可是頗得陛下賞識信任的。”
肅王雖然兩眼渾濁, 視物已經開始模糊了, 但是揣摩人心、縱覽朝堂局勢,依舊是一把好手, 腦子轉的不比那些年紀輕的慢。
成王眼珠子轉了一圈,顯然也有了想法:“有理有理!不愧是咱們的老祖宗,想的就是周到!還有一個, 今兒個在早朝上,沈江霖可是跳出來救了陶雲亭一命,若非沈江霖動作及時,恐怕那個陶雲亭今日不死也是半殘。再說了,大家難道忘了之前求楊首輔辦事,楊首輔獅子大開口要了多少好處?那沈江霖說到底不過是六品小官,尚且算不得位高權重,就是想要好處又敢要多少?細細想來,找這個人竟是最合適不過的。”
三票對一票,且大家說的都非常在理,永定王雖然家財萬貫,但是在幾個親王裡,就屬他最視財如命,回想到以前每次求楊允功辦事,楊允功面上一片和善、嘴上溫言細語,最後要的好處都宛如挖心一般讓人肉疼,永定王心裡的天平也就往沈江霖身上傾斜了。
這事由毅王而起,自然是讓毅王出面最好。
毅王出了肅王府,便神色匆匆地回了自己的府邸,然後立馬叫人到宮門外候著,一看到沈江霖出來,就讓他到“狀元樓”的雅間來。
沈江霖照常時間下值,看似與往常一般無二,只有沈江霖自己知道,他的步伐可比往日慢了不少。
等到沈江霖馬上要登上自己的馬車時,果然有個管事模樣的人攔住了他。
沈江霖聽完對方的請求後,溫和地笑了笑:“李管事,在下先去換一身衣服再去,這般方便一些。”
李管事看了一眼沈江霖身上的官服,連忙一拍腦袋陪笑道:“對對對,還是您考慮的周到,我們家老爺已經在“狀元樓”天字三號雅間等您了,您換好衣服後直接過去便是。”
官服太顯眼,沈江霖既然願意赴約還願意換一身衣服再過去,想來是對他們毅王府抱有善意的。
李管事心裡滿意,很快就先跑到“狀元樓”複命了,而沈江霖進了馬車後,直接從馬車角落裡拿出一套日常的衣衫換好,然後讓馬車夫在外頭稍微繞了點路,便直接往“狀元樓”的方向駛去。
毅王焦急地在雅間內來回踱步,雖然沈江霖答應了來見,但是這件事的解決宜早不宜遲,最遲今晚,最晚明早,他們必須要拿出態度來給皇帝答複,否則便是沒有將皇帝放在眼裡,到時候事情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沈江霖到來的時間恰到好處,毅王連忙客氣地將沈江霖迎了進來,雅間內已經擺好了一桌席面,不過對於已經在揚州府開過眼界的沈江霖而言,倒是也沒有太過吃驚的。
毅王見沈江霖面上笑意盈盈,對滿桌的精品菜餚只是淡淡掃了一眼,不見任何貪婪之色,人又長得俊逸不凡,頓時就對沈江霖有了三分好感。
當然,更重要的是,沈江霖到的十分及時,恐怕匆匆回府換了衣裳又馬上趕到這裡來了,就沖這份重視,都要讓毅王心裡熨帖三分。
兩人分賓主落座,毅王主動給沈江霖倒酒,沈江霖連忙起身雙手端著酒杯接過:“多謝王爺。”
聽其言,觀其行,毅王覺得自己接下來要說的話有門。
“小沈大人,今日的事情你也都看到了,陶經歷在朝會上是將本王罵了個狗血淋頭,但是本王也冤枉啊,底下人一時做的糊塗事,本王自己都不知道,如今這屎盆子卻全扣在了本王的頭上,哎!”
毅王長長嘆了一聲,沈江霖聞言同樣眉頭緊鎖,端起酒杯和毅王碰了碰杯,毅王揉了揉額頭:“對,喝酒,先喝一杯酒。”
淺酌了一口後,毅王也不繞圈子了:“小沈大人,你說說看,現在這事弄的,本王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
沈江霖低嘆了一聲,跟著一起發愁:“不瞞王爺,其實陶雲亭的那封奏摺啊,陛下早就看過了,只是一直壓著,留中不發,給王爺留臉面和機會呢。”
毅王聽到這個準信,馬上臉上的笑容就更加真心了一點,打蛇上棍道:“那時候確實是我太大意了,現在只能亡羊補牢了,不知道小沈大人有沒有什麼高見?”
沈江霖喝了一口酒,沉思了一下才道:“倒也不是不能挽回,但是總歸要幾位王爺表一下忠心。”
毅王拍了一下大腿,連忙道:“可不是如此麼,陛下缺銀子,我們這些宗親表示表示也是應該的,只是不知道具體要給多少合適啊。”
話題終於說到了正題上,只見沈江霖緩緩的伸出了三根手指頭,毅王心裡一喜,這和他心裡想的數目真是不謀而合:“三十萬兩?”
三十萬兩是這次賑災的缺口銀子,他們幾個人討論之後,都覺得這次要出一次血,最好就是以三十萬兩為佳。
現在沈江霖也說是三十萬兩,這樣分一分,不就是一個人出七萬五千兩銀子麼?
這對他們這些親王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