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第 128 章 不是時候(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28章 第 128 章 不是時候
羅昭儀自以為自己伴駕多年, 她和周承翊之間,不僅僅是男女之情,更有青梅竹馬之意。
這點小事去求周承翊, 想來周承翊會網開一面。
只是羅昭儀千算萬算,算錯了時間。
如果說羅昭儀提前兩天打個招呼, 或是過後兩天再說此事,周承翊都不會這麼惱火,偏偏這個時間就是不偏不倚, 撞在了槍口上。
提前兩天, 那是毅王事情擺不平了,提前和他這個侄兒皇帝通氣, 周承翊看在自家人的份上,只要不是大問題, 會去酌情處理;往後兩天, 事情已經在朝堂上發酵起來了,毅王再託人遞話,就算周承翊生氣,但也在情理之中, 說得過去。
可是現在是什麼時間節點?
上午周承翊還因為陶雲亭彈劾毅王府的奏摺而氣悶多思, 到了下午來到羅昭儀處, 她就開始提這個事情?!
他的紫禁城哪裡是什麼宮門重重、重兵把守的機密要地, 根本就是一處四面透風之所, 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是不是都在這些人的把握監視之下?
更往深處想一想, 他這個皇帝的安危是否也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
他的身邊,還真是危機四伏啊!
周承翊從小就是太子,自從做太子起, 他所接受的行為教養便是喜怒不能形於色,但是今日他是實在氣怒不已,直接拍案而起,那些絲綢帕子上的葡萄皮,全都被震了出去,散落一地,但是羅昭儀已經被嚇蒙了,顧不得地上的不幹淨,連忙跪了下來請罪。
葡萄皮被進一步碾碎在雙膝之下,紫色的汁液瞬間弄髒了淺色的羅裙。
周承翊深深吸了一口氣,他知道以羅昭儀的智慧,這事也不過是被當槍使了而已,只是到底是氣不順,也沒叫起,直接甩袖就走。
周承翊不管是在朝堂上的表現,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是一個情緒穩定之人,這樣異常的氣怒,實在是讓羅昭儀心驚膽戰,一直到禦攆已經走出去老遠了,羅昭儀都跪在地上不敢動彈。
直到她的心腹宮女上前來扶她了,她才一個踉蹌,非但沒有起來,反而是一屁股跪坐在了地上。
羅昭儀被嚇破了膽,哪裡還敢往外傳遞訊息,她雖然不是特別聰明的一個女人,但是對於揣摩周承翊的心思方面卻異常敏感,她不知道為何今日皇帝就能氣成這個樣子,但是她知道,如今她最好什麼都不要做,緊閉宮門、靜思己過,否則很有可能她會再一次掉落到泥淖裡。
她已經從泥淖裡爬出來了,決不能再回去!
她的一切都是周承翊賜予的,今日實在是恃寵而嬌了,居然失去了往日的謹慎,觸怒了皇帝。
可不管羅昭儀此刻如何懊惱,事情已經發生,世上可沒有後悔藥吃。
周承翊坐上禦攆就走,前後不過只有大半個時辰的時間,沈江霖匆忙將起居注往懷裡一收,繼續跟著禦攆疾走,來的時候速度還慢一點,回的時候許是下面的宮人感受到了皇帝的怒氣,一路上鴉雀無聲,但是速度更快了一些,幸虧沈江霖身高腿長,步伐邁的快一點還能跟上,後面幾個短腿宮人,恨不能氣喘籲籲地小跑起來。
周承翊大步進入“養心殿”後,直接抽出禦案上的那封陶雲亭的奏本,再次緊皺著眉頭看了一遍後,突然狠狠地摜在案己上,勒令伺候的宮人全部退下後,突然目光一凝,停滯在了沈江霖身上。
“起居郎,將你的起居注拿過來讓朕看看。”
周承翊突然冷聲道。
沈江霖無有不從,立即將起居注呈給了皇帝。
按照規定來講,起居注是不能呈給皇帝看的,畢竟這是為了後世史學家對一個皇帝的日常進行研究以及評判的重要依據,如果要給皇帝看了後,命令修改美化,就失去了初衷,起居注起到的應該是一個比較公允的評判作用。
但是這也不過是說說而已,誰想青史留名留下來的是罵名,就算是最昏庸無道的君主,也不允許起居注上滿篇都是自己做的荒唐事。
可以說,起居注對於想成為明君的君主來說,起到的就是一個督促複盤的作用;對於昏君來說,那就是個擺設,是諂媚之臣用來阿諛奉承、歌功頌德的作秀。
周承翊自然是以明君要求自身,他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自律刻苦之人,所以除了最開始的時候,還看過沈江霖寫的起居注,後來從來沒有要求沈江霖在半途中將起居注呈上來,更沒有讓沈江霖改過一個字。
由此可見,周承翊是對自己的行為舉止有著絕對的自信,自信自己符合一個明主的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