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 126 章 彈劾奏本

沈江霖一如往常上值, 夏日天亮的早,等到沈江霖剛剛入宮門的時候,天已經開始矇矇亮了。

幸虧沈江霖是一個極度自律之人, 每日早起並不妨礙什麼,否則對於旁人來說, 日日這般早起,都是一件苦差事了。

原本沈江霖以為今日又是按部就班的一天,畢竟今日不是大朝, 相對而言工作就會輕松一點, 主要任務就是一早過去,陪著皇帝吃吃喝喝, 記錄他一早的言行舉止,然後幫皇帝整理奏摺, 中午用完午膳後趁著皇帝午休, 他也能在自己專屬的小房間內小憩一會兒,等到了晚上皇帝用完晚膳,他今日的當差就算結束了,和另一個起居郎交換起居注和印鑒, 就可以下值了。

只是今日, 沈江霖在整理奏摺的時候, 一封看似不起眼的奏摺, 被沈江霖看了進去。

說起來, 這封奏摺呈上來的人,還是個熟人, 此人就是陶臨九之父陶雲亭。

陶雲亭做了許多年的窮翰林,也沒在翰林院裡熬出頭,後來陶臨九漸漸長大出息了, 陶雲亭因為雲氏的勸說,最終在翰林院中黯然離場,通了關系得了一個兵部六品主事的小官。

自此之後,他就安分在京城底層官吏中混著,雖然說沒有了封侯拜相的可能了,但是家中卻是比之從前,有了點積蓄,不再如同過去一般,一貧如洗,全靠雲氏的嫁妝度日。

後來周承翊繼位之後,官員大調動了一番,將陶雲亭從兵部調動到了都察院,成了都察院正六品經歷,負責督查百官之言行舉止、輔助上官考核百官政績。

雖然是官職的平行調動,但是對於陶雲亭而言,卻是大大的好事。

一來,雖然都是六品,但是權力而言,都察院的六品經歷,要比兵部的六品主事權力更大一些,好處自然也多一些;二來,更重要的是,對於陶雲亭這樣的人來說,都察院的經歷一職,絕對是專業對口,陶雲亭這輩子最會做的事情,就是寫文章噴人,都察院經常要寫彈劾奏摺,這不就是正中下懷麼!

陶雲亭自從入職了都察院後,那可是每天都是神采奕奕、走路帶風,幹的十分起勁。

沈江霖有時候會和他碰面,一般都是在午門外,沈江霖需要早早入宮伴駕,陶雲亭則是在朝會開始前,需要比百官先一步到午門外,然後等到官員一一到了之後,立在一旁檢視百官儀表,考核官員言談,若是有人有不合規之處,陶雲亭就會將這些情況記錄下來,呈給皇帝過目。

簡單來說,這份工作就是用來打小報告的,一般來說,皇帝也不會對這些特別嚴苛,但是若有讓皇帝看不順眼的人,那就會特地去翻一翻這個小報告的本子,看看是否有什麼刺可以挑一挑。

一般六品小官是沒有資格直接上奏的,但是陶雲亭作為都察院的一員,是有這個權力的,之前沈江霖也看到過陶雲亭的摺子,一般都是聯合都察院中其他的官員彈劾某個官員,這本就是他的職責之一,看到他的名字並不稀奇。

之所以今天會引起沈江霖的注意,全因這次陶雲亭並非單純彈劾某一個官員,更是在請求皇帝做主。

沈江霖看文字的速度非常的快,同樣一本書,別人看一天,他看個小半天就能看完,在整理奏摺的過程當中,他一般不是看完全文,而是眼睛飛快地掃描過去,知道一個大概後,就進行預分類,畢竟他只是一個類似秘書一樣的官員,並非皇帝本人,到底要如何批複奏摺等,並不需要他來思考,故而沈江霖處理奏摺分類的速度極快。

否則的話,若是磨磨蹭蹭的,又頻頻出錯的話,這活根本輪不上沈江霖來做。

只是今日陶臨九這份奏摺,沈江霖卻是仔仔細細看了兩遍。

這封奏摺的大致內容是說陶家近日在河間府購置了一百畝的良田,但是這一百畝的良田他們購置了之後,剛剛進行了小麥的播種,就被人全部搗毀,那些佃農白忙活了一場,直接錯過了夏種的時節,這一百畝的土地今年或許會顆粒無收,莊頭哭訴到陶家面前,陶雲亭這才知曉了此事。

陶臨九在調查之後才知道,原來當初的賣家之所以那麼痛快不講價就同意賣了,就是因為這塊地連著的就是毅王的土地。

大周朝對於皇家宗親是有不同的安排的。

一般而言,皇帝對於女兒還是比較寬容的,要麼是招駙馬,要麼是下嫁勳爵之家;而對於兒子們,則是分為得寵和不得寵之說。

例如永嘉帝留下的幾個兒子,除了太子周承翊是繼承大統外,其他的幾個成年皇子,例如寧王,他就是那種不受寵的,那就在他成年後京城修個寧王府,稍微分點財産給他就算了事,等再過個幾代,寧王一脈就是落魄宗親,就會被邊緣化起來。

而若是受寵的兒子,例如三皇子端王若是不犯事,除了在京城有王府,還會在其他地區給他封邑,享受封地上的供奉,這樣的王爺就格外值錢一點了。

這個毅王其實已經傳承到了第二代,第一代毅王是大周朝第二位皇帝穆宗之幼子,穆宗特別喜愛這個幼子,臨死前給了他河間府的大塊封地,永嘉帝雖然心有不喜,但到底是自己的親弟弟,只是些許錢財土地,並非實權,永嘉帝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如今的這位毅王,若論親疏,是周承翊的親堂弟,根據大周朝的律法,親王依舊是要居住在京城的,除非犯了大錯被削去了親王爵位,才會被遷出京城。

這也好在前三位帝王子嗣不豐且大周朝傳承的皇帝到現在不過第四代,否則要是封了太多親王,這偌大的京城恐怕都住不下了。

這在以後或許會成為一個問題,但是暫時尚且不是迫在眉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