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 117 章 不可小覷

石叢文看著是一片好心, 考慮到沈江霖初初上任,今日這場朝會持續瞭如此之長的時間,沈江霖恐怕力有不逮, 他們這些人回去之後,好好將他們在朝會上的發言整理一下, 再交給沈江霖,也算是照顧新人了。

可是這樣的好心,在許多明眼人眼中, 比真刀真槍地直接參上沈江霖一本更要讓他惡心和難受。

果然, 石叢文剛剛說完,此刻正找不到發洩怒火之處的卓清立馬跳出來反對。

“石大人此言差矣, 記錄朝會大事,是起居郎之責的重中之重, 必須秉公書寫, 每個人自己單獨整理出來再交由起居郎,一來增加眾人的負擔,現在已經是這個時辰了,回去之後下半晌大家都有公務要忙, 如何還抽的出空?二來, 聖上初登大寶, 又是賢明之君, 以後每場朝會都有許多事情要處理, 像這樣的長時間的朝會,或許還會有更多, 那麼是否以後每一次都要我們將自己朝會上的發言記錄下來,交由給起居郎?若是如此,起居郎這個職位, 不若讓陛下裁撤了去算了。”

朝會之時,武官在左,文官在右,卓清身為吏部右侍郎,就站在右側第三排第一個,從沈江霖的角度看去,能夠十分清晰地看清楚卓清的一舉一動。

沈江霖看著卓清激動發言,忍不住都要稱贊他一句:老當益壯!

明明七十好幾的人了,這一步邁出立馬講話的利索姿態,年輕人都沒有這麼迅捷的反應能力,再加上一口牙齒掉了個七七八八,但是人家奇異的是,講話竟不漏風,實在難能可貴啊。

許是知道今日他就是咳死在這個大殿上,也無人相讓了,都無需華佗轉世來給他醫治,這麼長一串話說出來,是臉不紅氣不喘,沈江霖甚至想著,這麼好的身體,想來高血壓之類的應該是沒有的。

還真是有些可惜了。

今日朝堂上大家你來我往,經過多個回合的較量,已經進入了尾聲,不摻和這個“起居郎”之爭的人,站幹岸看了這麼久的白戲也都釐清楚雙方人馬究竟是誰了。

只是剛剛那些紛爭,沾不上他們,他們看戲看的津津有味的,結果石叢文一句話,竟是要將所有人都拉下水。

石叢文想幹什麼,大家都懂,但是萬一年輕的聖上不知道輕重,又一力要保沈江霖,同意了下來,那他們以後在廟堂之上講話還得回去自己做記錄?有些人記性不夠好的,講過多少話轉頭就忘的怎麼辦?

就算沒忘能寫,但是就像卓清說的那樣,都是各個職能部門的長官,每天一籮筐的事情,他們還要自己親自去寫朝會紀要?這不是沒事找事麼!

石叢文這一招禍水東引實在是高,他和卓清說完之後,好些原本在看好戲的也站了出來說話,其中說話最多的就是一些武將和宗親,他們本身就不是科舉出身,平時裡寫個摺子還要人代筆潤色,朝堂之上直接說話倒是不用顧忌這麼多,有事說事便是,轉化成文字誰知道究竟要怎麼寫?難為死他們算了。

反對聲多了,這話題也就歪樓了,直接就從懷疑沈江霖處理今日的朝會紀要是否力有不逮,變成了沈江霖沒有能力去做此事,讓陛下選更有經驗的官員取代沈江霖。

起居郎雖然官職低,但是因為位置的敏感性,之前的幾個起居郎都是老沉持重的官員擔任的,光是年紀上看過去,都要比沈江霖靠譜的多。

況且,從起居郎這個官職起跳成功的人,就有好幾個,其中走的最順的,不是別人,就是此刻站在朝堂最前方的楊首輔。

當初楊允功成為永嘉帝的起居郎時,已經在翰林院磨礪了五年之久,成為起居郎的那一年,他已經三十六歲了,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楊允功當年做起居郎的時候,已經可以做如今沈江霖父親的年紀了。

差了一代人的年紀,經驗、心智、能力,更不知道要差多少了。

要知道,他們拿的不是旁人和沈江霖比,而是當朝首輔大人和沈江霖比啊!

周承翊坐在禦座之上,心裡頭此刻對石叢文和卓清厭煩至極,原本還想給他們吃點心的,現在被他們繼續歪纏下去,惱火的同時,不由暗想,自己真是想的太多了,還吃點心,他們這群人吃的飽的很,吃什麼點心。

但是此刻如此多人質疑沈江霖的能力,若是不能現在就給沈江霖正名,他這個起居郎的位置也坐不安穩。

周承翊只能無奈垂詢沈江霖:“起居郎,剛剛朝會的對話你可都記錄了下來?可有疑慮?”

沈江霖站起身來,畢恭畢敬地回話:“回稟陛下,微臣已經記錄下來了,未有疑慮,多謝陛下和各位大人關心。”

沈江霖說話不疾不徐,態度不卑不亢,彷彿自己根本不是現在話題中心的那個人一般。

可是聽在石叢文和卓清耳朵中,腦海中立即冒出來的兩個字就是:說謊!

整場朝會持續了兩個半時辰五個小時),為了刁難沈江霖,前期他們爭論的時候用了許多生僻詞彙,並且還長篇大論了一場,想要一字一句都記錄下來,如何可能?

哪怕有速記之法又如何?別說速記了,恐怕就是蘸墨都來不及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