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 114 章 嶄露頭角(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14章 第 114 章 嶄露頭角
誰都沒想到, 永嘉帝會一下子倒下來,並且還是以這樣在上大朝會的時候,如此狼狽的方式倒了下來。
所有親眼目睹這個場面的大臣, 心中都已經明瞭——陛下他恐怕命不久矣。
哪怕有些觀察入微者知道永嘉帝自開春那場病後面色就差了許多,但考慮到永嘉帝的年紀, 又有禦醫調養,哪怕就是身體不好了,也要個幾年才會倒下, 誰能想到會如此突然?
好在永嘉帝倒下之前, 將朝堂之上有異心的人收拾的幹幹淨淨,滿朝上下都已經確認了以太子為下一任的繼位者, 所以當永嘉帝倒下之後,周承翊立刻接手了朝務, 在他監國期間, 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動亂,一切有條不紊進行。
禦醫給永嘉帝聯合診治後,都道他身體的不適是心力衰竭而致,心髒在人體中至關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 他們只有盡力救治, 但是要想讓他身體恢複如前, 已經是不太可能了。
禦醫們說的委婉, 但是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
以永嘉帝的年紀和身體狀況,只會越來越差, 再也不可能越來越好了。
永嘉帝昏迷之後,一直到第二天傍晚才醒了過來,醒來之後, 他就掙紮著要坐起來,一直在永嘉帝身邊伺候的皇後,連忙慌不跌地派宮人去傳太子過來。
皇後是繼後,這麼些年只生下了一個公主,並無兒子傍身的她,也從來沒有鄭皇貴妃那樣的野心,只是她成為繼後的時候,太子已經十二歲了,與她從來不甚親近,如今永嘉帝若是去了,她現今不過四十又八,後半輩子在深宮之中,或許只能依靠太子了,所以一旦永嘉帝有任何的風吹草動,皇後都是馬上封鎖訊息,派人去請太子過來定奪。
乾清宮裡三層外三層地重兵把守,沒有太子之令,連一隻蚊子都飛不進去。
周承翊剛到,禁軍首領祝複山立馬做了一個手勢,兩列禁軍立即讓開一條道,讓周承翊的人透過。
周承翊快步流星地走入皇帝寢宮,便看到永嘉帝已經坐了起來,看上去竟與往常一般無二,沒來由的,周承翊心中突了一下。
在這一瞬間,周承翊腦海中已經翻遍了這兩天一夜中,自己有任何做的不妥的之處,只怕他父皇突然發難,認為他有不臣之心。
哪怕這段時日,父子兩人之間的關繫有所緩和,但他們是天家父子,君臣之別的想法早就刻入骨髓,只要他父皇一天沒有退位,那就是大周江山之主,就能對他有生殺予奪的權力。
永嘉帝盯著周承翊看了一會兒,看的周承翊心頭壓力徒增,然後才聽到永嘉帝突然猛烈地咳嗽了起來:“太子,你過來。”
周承翊立即快走幾步,在永嘉帝的龍床前彎腰站定,然後便聽永嘉帝對王安吩咐道:“傳內閣五位大臣進宮,然後將朕案頭的玉璽和詔書拿過來。”
王安眼裡隱著淚水,連忙應是,立即出去傳詔。
這幾日朝廷中的大臣們晝夜不敢安歇,尤其是幾個內閣大臣,更是在家中就穿著朝服,就怕宮中突然傳詔,等到切實收到詔令的時候,眾人心中還鬆了一口氣,有一種大石頭終於要落地的感覺。
永嘉帝感覺到身上一陣乏力,可是此刻他只能繼續強撐著帝王的最後一絲尊嚴坐在床上,等到內閣五位大臣都到了後,永嘉帝讓王安宣讀傳位詔書。
“朕受命於天,即位以來,夙興夜寐,憂思家國,然朕已到油盡燈枯之時,太子正宮嫡出,身份高貴,舉止溫文,德才兼備,素有賢明,今傳位於皇太子周承翊,以承大周江山之社稷,特命內閣首輔楊允功,內閣大臣吳乃庸等賢臣為輔臣,共建太平盛世……永嘉十九年八月初八,欽此。”
這是一道傳位詔書,有正宮皇後、內閣五位大臣,司禮監的幾位大太監在場,周承翊的正統地位無可指摘。
周承翊在王安宣讀詔書的時候,就已經跪了下來,當他聽到“傳位於皇太子周承翊”這幾個字的時候,周承翊的一顆心總算落回了原處,不再提心吊膽了。
一直到此刻,周承翊才深刻的感受到,原來他的父皇真的已經快要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而且他的傳位詔書是之前就寫了下來,原來他在他父皇心中,他一刻都沒有動搖過想要傳位於他的心思,而他心中卻曾經有過懷疑。
放下了一切的權力紛爭和猜測後,父與子之間的感情再次佔領了上風,看著彷彿一下子蒼老了十歲的父皇,周承翊知道這是他父皇在用自己的最後一點精氣神,幫他這個太子鋪路、正名。
等到一幹大臣和太監磕頭退下後,永嘉帝揮手讓皇後帶著其他宮人也退下,便是王安也沒有留下,偌大的寢宮內,只剩下了這天下最尊貴的父子二人。
永嘉帝再沒有力氣維持著坐著的姿態,周承翊連忙上前,扶著他父皇躺下。
幫永嘉帝剛剛掖好被角,永嘉帝卻伸出手抓住了周承翊的手。
永嘉帝剛剛處理這些已經用盡了所有的力氣,此刻雖說是抓住了周承翊的手,其實一點力氣都沒有,反而是周承翊順著他的力道反手握住了永嘉帝已經有些幹瘦到爆出青筋的手。
“明宸,朕還有些話交代給你,你認真聽。”
周承翊,字明宸,但是這個字,也只有永嘉帝在表示親暱的時候叫過他,更多的時候,只是稱呼他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