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 101 章 開始收網(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01章 第 101 章 開始收網
元朗今日不在鹽政衙門, 當他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同樣也是大為震驚——他都沒有得到的訊息,這些鹽商是哪裡得到的?
元朗瞬間就覺得是有人在做局, 他腦海裡浮現了好幾個人的名字,但是卻又沒有確鑿的證據, 元朗只能暫時按下心緒,先讓手底下的人去安撫這些鹽商,言明他們鹽政衙門並沒有收到相應的政令, 讓他們稍安勿躁, 若是有了訊息,會第一時間通知他們的。
同時, 元朗也快速安排自己的親信前往京城去打探訊息,可恨此時交通不夠便利, 一來一回哪怕再壓縮時間, 也要一個月時間,這一個月中,整個揚州城的氣氛都是緊繃的,任何的風吹草動都牽動著大家的心, 就像一個炸藥堆一樣, 一點就會著。
等到元朗終於知道確切的訊息時, 元朗忍不住冷笑了一聲, 倒是有些出乎他意料了。
傳遞給元朗的密信上說, 是戶部殷侍郎上的奏本,提出了這個“綱要法”來, 說是如今的鹽商資質參差不齊,屢屢有弄虛作假之事,不如對天下鹽商進行統一考核, 只有考核透過的,才能成為鹽商,且能世襲罔替,這樣一來,若再有弄虛作假之事,朝廷就可以追根溯源,更加方便管理和追責。
戶部的殷侍郎和元朗並沒有什麼恩怨,但是元朗和戶部的人打過不少交道,知道他們的德性,總想著到他這邊來分一杯羹,這次的上奏想來也是這個意思。
元朗對著信件凝眉深思,他突然想到,這個“綱要法”在明面上對他來講倒不全都是壞事,若是拿著這個朝廷的新政令,狠狠地壓榨一番這些鹽商,倒說不定可以在他們身上炸出更多的油來。
元朗深知兩淮鹽商之富有,甚至在私下裡稱呼他們為“大肥豬”,雖然元朗已經在他們身上謀得了數不清的好處,可是元朗卻依舊覺得不夠。
他甚至認為,是他給了這些鹽商機會,他們才能掙這個錢,而他最後卻只能拿一點蠅頭小利,屬實是他太過於仁慈大方了。
不管這個“綱要法”最終能不能成,趁著如今人心惶惶之時,他若出手再撈一筆,顯然不是問題。
元朗起了心思,他最近正是缺錢的時候,於是鹽政衙門那邊就開始將這個事情避重就輕地說了起來,明明京城那邊,戶部只是上了一個奏本,但是揚州鹽政這邊卻已經說的有鼻子有眼了,所有人聽下來,這個“綱要法”大機率是要成的。
如此一來,所有人都聞風而動,紛紛開始找關系、拖人脈,企圖自己能擠進去,在政令還沒下達的時候,就先佔一個名額。
這簡直就是正中元朗下懷,一時之間,元府門口大大小小鹽商絡繹不絕,銀子像是流水一樣淌了進去,就連元府門口守門的人,打賞的銀子就拿到了幾百兩,足以可見元朗斂財之能。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鹽商都那麼有錢的。
還有很多小鹽商,其實他們賺的就是東奔西跑的苦力錢,能夠從官府中拿到的鹽引也不過就是幾十張,甚至少的只有十來張,去掉成本、交了稅,疏通了門路,給官員小吏又擷取掉了一筆銀子,再千裡迢迢拿回去賣,最終忙活小半年,或許也就賺個一二百兩銀子,那還是再附帶上一些其他雜貨的倒買倒賣,才能掙到的錢。
在這個年代做生意,可不像是在現代,路上艱苦自不必說,更可怕的是還有水匪山寇之流,若是運氣不好遭了劫,錢財貨物全被搶了不說,一個弄不好,連命都可能會丟。
所以,像這些小鹽商,絕對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做生意的,不到萬不得已,其實很多人是情願安安穩穩地種幾畝薄田、老婆孩子熱炕頭度日,也不願意為了銀子東奔西跑、朝不保夕的討生活的。
士農工商,“商”在最底層,並不是說說而已的。
他們之中的很多人,都指著這點門路養活一家老小,而如今,連這塊門路都要被斬斷了。
而除了他們這些人,也有官員因為鹽政衙門的大撈特撈而感到嫉恨且不滿的,這些人都在馮會龍給到沈江霖的名單之上。
等到沈江霖終於拿到了京城那邊的確切訊息後,他親自拜會了歐陽平,投了秦之況的名帖,揚州知府歐陽平終於正視沈江霖起來。
歐陽平確實看不慣元朗這些年在揚州的所作所為,但是歐陽平在揚州地界上的任命還有一年就要到了,他並不打算真的與元朗為敵,否則他也不會忍受到如今了。
歐陽平想了想,語重心長地對沈江霖道:“沈賢侄,既然你是秦之況的人,那麼本官就好心教導你一回,不要和元大人硬碰硬,你贏不了的,不如就此回去,我就當今日沒有見過你,如何?”
歐陽平依舊選擇迴避這件事。
沈江霖卻表情凝重地搖了搖頭:“歐陽大人以為下官是想要來求您做事?”
“難道不是?”歐陽平被沈江霖的話弄得有些下不來臺。
“歐陽大人,下官是來救您的,前方已經是滅頂之災了,您竟然還一無所知。”沈江霖這話一出,歐陽平的心都顫了顫,這話是什麼意思?
“元朗,有不臣之心。”這七個字從沈江霖口中輕輕說出的時候,歐陽平簡直嚇得連坐都坐不住了,直接彈跳起來,目光死死盯著沈江霖,不敢錯過沈江霖臉上一絲一毫的表情變化。
沒有歐陽平的幫助,沈江霖拿不下元朗,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核查,沈江霖已經確信,歐陽平不是元朗的同盟者,那麼為了歐陽平自己的仕途,哪怕他不想站在他們這一邊,沈江霖都要將他綁在他們的戰船上。
沈江霖也沒有誇大其詞,歐陽平是揚州知府,揚州城的一切都應該歸歐陽平管,可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元朗若是造反,歐陽平這個知府,以後會被第一個進行清算。
除非,他想和元朗一起發瘋。
可是歐陽平與鄭皇貴妃一脈非親非故,他是堅定的純臣,如何會想不開,要將自己的性命放在這上面賭?
至少目前為止,許多官員都認為,三皇子根本沒有和太子相抗衡的力量。
有了歐陽平的幫助,一切在暗中的佈置就變得有序起來,但是揚州城裡卻是開始亂了。
先是幾十個小鹽商共同圍堵鹽政衙門,搞得鹽政衙門裡的官員都不敢上職,就怕被這些刁民給堵在裡頭出不來。
元朗同樣如此,他是完全不屑於和這些刁民對上的,只讓下頭的人卻解決這個事情。
然後在五月三十那天,又有人在揚州府衙門處敲鼓鳴冤,狀告兩淮鹽運使元朗受賄,甚至拿出了自己的賬本出來,言之鑿鑿。
歐陽平“無奈”之下,只能派衙役上門,請元朗到衙門來平息這件事。
元朗聽到下人來稟告的時候,簡直都被氣笑了,對著底下幾個鹽官嘲道:“你們聽聽,這個歐陽平腦子沒病吧?一個刁民來告本官,還叫本官當堂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