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 91 章 師父之憂(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91章 第 91 章 師父之憂
唐公望和沈江霖的書信往來, 一般都是念叨一下近日家中和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
沈江霖這邊還事情多一點,會試、殿試、婚約、入翰林等等,都有的好說一說;而唐公望如今陪著鐘氏在鄉間隱居, 書信中不是講沈江霖之前種的花又開了,就是講他最近又讀了哪本雜書, 又有了什麼新的心得體會,要和沈江霖分享。
有時候鐘氏有話要叮囑沈江霖的,她會寫幾頁紙夾帶在唐公望的書信裡一起寄過來。
鐘氏的字都是唐公望在婚後教的, 寫的很端正, 但是卻沒有筆鋒,被唐公望說過很多次, 鐘氏只說,她又不用考狀元, 孩子們能認得就是了。
每次唐公望都是被懟的說不出話來。
鐘氏的信中總是會叫他冷了添衣、餓了按時吃東西, 每天都要堅持鍛煉打拳,千萬別只想著公務,卻不顧自己的身體,走了他師父的老路。
這些字句或許對於旁人來講, 可能都太過無聊了一些, 但是沈江霖卻每每讀到唐公望和鐘氏的來信, 都覺得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放鬆, 十分享受和師父師孃的書信往來, 只可惜如今的時代,並沒有現代那般發達的通訊技術, 可以在千裡之遙的地方透過一個影片一個電話就能聯絡上對方。
可正是因為這個年代的車馬很慢,每一次的書信往來都讓人格外珍惜,沈江霖甚至特意定做了一個枕匣, 裡面分門別類放的都是和家人、朋友、師父師孃的書信。
只是這次,沈江霖將信抽出來,裡面不再是厚厚的一疊紙,也沒有明顯兩種筆跡的紙張,只有兩頁紙,以沈江霖的閱讀速度,很快就看完了。
看完之後,沈江霖心中一沉。
難怪晚了半個月,原來是師母鐘氏入冬以來就病了,好在師父一直在旁照顧著,如今已好了不少,只是夜裡依舊咳嗽,唐公望擔憂鐘氏,讓沈江霖在京中詢問名醫,抓好藥送到徽州去。
兩頁紙中,一頁就是講這個事情,另一頁則是鐘氏的脈案。
書信中有一句話讓沈江霖留意了起來:汝之師母因小兒之事憂心輾轉,半夜起身未穿厚實,故而染上了風寒之症。
小兒?
就是師父師母的小兒子唐雲翼?
沈江霖雖然未見過唐雲翼,但是唐雲翼卻是每次快要過年的時候,送到徽州府的年禮裡都要給自己帶一份,言說論輩分沈江霖是他的小師弟。
沈江霖腦海中回憶了一下,確實今年師父也沒有提到年禮的事情。
此事有些蹊蹺。
沈江霖暫時將這件事放在一邊,匆匆將書信折疊好,然後憑記憶將那份脈案默寫了兩份出來,一份交託給知節,讓他去求問榮安侯府的府醫,自己又拿了一份去“回春堂”找張名醫去問。
若是能和那個陳院正搭上關系便好了,否則還能去求教一下他,可是今天大年三十,想來陳院正不當值也不會來給他答疑解惑、重新開方子的。
徽州那邊雖然風光氣候好,但是大夫的水平肯定是比不上京城的,更有一些珍貴的藥材,徽州都不一定能有。
沈江霖顧不上歇息,東奔西跑了一個下午,求張名醫開了方子,又和府醫的方子相互對照了一下,最後還是取了張名醫的那份,確實更加中正平和一些,師娘別看平日裡身子骨不錯,但是早年裡的活做的太多了,落下了一些老病根,用藥不能太猛。
等選定好了藥方子,沈江霖又掏銀子將藥材全部配齊抓好,最後叫了知節和他娘子一同帶著藥方和藥材去一趟徽州府,今年過年肯定是要在路上過了。
知節倒是不以為意,跟著二少爺這麼多年,二少爺是再心疼底下奴才不過的人了,平日裡出手大方不說,若有這種出外差的機會,都會額外再給許多賞銀。
如今又是帶著藥材藥方去徽州府看二少爺的師父師娘,想來是緊急的事情,能用的上他,知節心裡頭很是想表現一番。
這個新年因為記掛著唐公望和鐘氏的情況,沈江霖並沒有太多心思在過年上,除夕家宴也吃的沒滋沒味。
等到了大年初二,沈江霖就提了表禮去給秦之況拜年。
沈銳倒是很欣慰沈江霖如此會有眼色,打發了大兒子也去給上官拜年去。
沈江霖給秦之況拜年,可不是想巴結上官,而是他知道秦之況離皇權近,又和內閣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訊息應該是最靈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