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

“大嫂(善祥)。”

瞧著兄弟三人一同回到府上,朱瞻基的老孃太子妃那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下來過。

別說是在這麼一個時間瞧見自己三個兒子,就是平日裡,也很難將一家人都湊在一起。

身為人母,太子妃如今又怎麼會不高興。

“快,飯菜早就準備好了,就是想你們回來後能吃口熱乎的,快,走吧。”

聽著老孃的話,朱瞻基和那老三朱瞻墉自然沒有拒絕,只有那老五,想了想後還是說道:“娘,我想先去給爹上柱香。”

聽著老五的話,老孃臉上的神情瞬間便發生了變化。

笑容消失了。

只不過,相比於往日的哀傷,此時太子妃臉上的表情卻看不出太多的悲傷。

瞧見這一幕的哥幾個,也只當是母親思念父親的緣故。

而朱瞻基和那老三朱瞻墉也是開口說道:“這樣吧,我們一起去給爹上柱香,完事之後再去吃飯。”

聽著朱瞻基的話,太子妃自然不會拒絕什麼。

祠堂內。

朱瞻基與那老三老五一同點燃了香燭,來到了自己父親的牌位前,恭恭敬敬的跪在了地上,然後磕了三個頭,說了一些想對父親說的話,又各自停留了片刻後,才起身來到了太子府的大堂中。

剛走進那大堂之中,朱瞻基他們哥幾個便立馬發覺了自己老孃臉上那憂愁的神態。

見此,也當本能的認為是老孃突然提起這件事,又心情不好了,所以兄弟三個便都來到了老孃的身邊,陪在孃親的身邊。

隨後故意沒有提及父親去世的事情,而是將最近這些日子以來,所發生和遇見的一些趣事講給母親聽。

那桌子上的飯菜也是一個勁的往老孃碗裡夾。

瞧著自己身邊這三個長大的孩子,太子妃張妍的臉上也終於是露出了笑容。

“行了行了,這麼多,哪裡吃的下去。”

可朱瞻基等人卻只說道:“這才多少,人是鐵飯是鋼,娘,多吃點,日後這上上下下需要您操勞的事情還多著呢,多吃點總是好的。”

聽著三個兒子爭先恐後說的話,太子妃張妍也是趕忙說道:“好好好,娘吃,你們也快吃,別光顧著給我夾了。”

此時的太子妃張妍,瞧著自己這三個孝順的孩子,這心裡頭也是暖和極了。

雖然身為人母,他從來也沒有想過將這些孩子養大後需要照顧她,孝敬她。

可如今瞧著這些孩子這麼懂事,這麼孝順,這心裡頭還是很高興。

但一想到他們如今這麼積極都是因為孩子爹去世,張妍這心裡頭雖然還是高興,可總覺得不是滋味。

這和之前純粹的悲傷不同。

在前些日子,大兒子朱瞻基率兵離開京城後沒多久,她就收到了一個陌生人的信。

這封信內還有著孩子他爹的信物。

要她去城外的一處廟中見面,說是孩子他爹沒死。

面對這樣的訊息,張妍又怎麼會相信。

可看著那信中熟悉的字跡,還有那熟悉的語句,以及已經被她遺忘的舊物出現在自己面前,張妍又怎麼能不相信。

如果不是那棺材已經下了葬,她都想扒開那棺材親眼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