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讓我死?咱們看看誰先死!(第1/4頁)
章節報錯
原本只有一個的戰場,一瞬間在明軍各個百人軍隊散開後,在整個草原上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個戰場。
不過明軍是提前商議好的,有預桉,所以每一支小隊的人數基本上都在百人左右。
可那瓦剌人的軍隊卻不同。
他們沒有預桉。
所以在看到明軍突然分崩離析,分散成了幾十支小隊後,其麾下的將士瞬間便開始隨意的追逐起來。
有的小隊正在被近千人追擊,有的小隊卻面對了幾十敵軍。
這樣的局面顯然不利於明軍,因為這樣的局面表面上會對明軍造成很大的傷亡。
畢竟,一百人面對四五百,或許可勝,可面對近千人,那就不是一個概念了。
千人的軍隊甚至可以互相之間配合,形成對敵軍的包夾。
不過這一點當初的朱瞻基和那周全自然是想到了。
所以,當那些明軍的百戶們發現其身後的追擊人數在近千人,遠超自身所能抵抗的兵力後,便開始了一味的逃竄。
在整個大草原上開始了繞圈子。
只有當那些瓦剌人的騎兵快要追上來的時候,才會用火槍瞄準,擊殺一些敵軍的時候拖延他們的速度。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能打就打,不能打,便將殺敵的目標拋下,以保命為先。
即便是用火槍擊殺敵軍,也是為了保命。
這是朱瞻基給每一位明軍士兵們下達的指令。
相反的,另外那些百人小隊在面對人數與己方持平,甚至要少於己方的追兵時,則以殺敵放在首位。
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擊殺最多的敵軍。
甚至為了保證準心的穩定,可以選擇下馬,採用蹲射。
以三十人為一列,形成一個類似明軍火銃兵的陣型。
第一排射擊完,第二排接上,然後第三排。
在這個過程中,第一排計程車兵也已經將火槍的彈藥裝填好。
名為火槍三段擊。
實際上這種戰法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知名的歷史人物以此克敵,並且取得很大的成就。
當然,這種戰法首次出現還是太祖時,手下大將沐英發明的。
光是這個戰法,便領先了國外整整一百一十五年。
而當那些追擊的騎兵趕到近前時,面對百餘杆火槍的連續不斷射擊,不僅自身衝鋒的速度受阻,等衝到近前時,基本都已經是一具屍體了。
那些在解決了面前對手的明軍騎兵們,則會繼續上馬,亦或者本就在馬上完成對敵有生力量的擊殺後,便會第一時間趕到其它的地方,開始支援其他的明軍。
在小隊數量高於敵人分散軍隊的數量後,明軍火槍遠距離擊殺敵人的優勢便徹底的被展現出來。
在距離敵人還有幾十米的情況下,便可以直接進行遠距離的擊殺。
甚至是出現在敵人後方時,遠距離的射擊更是可以在短時間內便將敵人的陣型打散。
畢竟,這裡是沒有任何掩體的大草原。
四周望去一覽無餘,壓根不可能有阻擋子彈的東西。
唯一可以阻擋的就是那些瓦剌人胯下的馬匹,可是在這大草原上作戰,胯下如果沒有了馬屁,面對明軍的騎兵基本上就是在慢性死亡了,連逃跑都做不到。
面對重騎兵或者說常規騎兵時,他們這樣散亂,沒有陣型,沒有長矛和盾牌抵擋的散亂遊兵如果說還有一丁點抵抗能力的話。
那麼面對明軍的火槍攻擊,他們連一丁點抵抗的能力都沒有。
因為明軍不會給你接近他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