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那些塞北部族的游擊戰法便不可能發揮出任何的效果。

一時間,就是朱棣自己,也忍不住為這個辦法而心中驚歎!

這小子.....

這腦袋是怎麼長的!

一場大仗沒有真正的打過,卻將戰場上的這點事情看的明明白白!

還想出了這麼一個完全剋制塞北部族的辦法!

不過,對這個辦法的缺憾,朱棣也十分的清楚,不由的皺眉問道:“可是.....縮小建制容易,但此番縮小建制後,還需要不少的時日來熟悉吧?”

聞言,朱瞻基也是點了點頭,說道:“爺爺說的正是,縮小建制不僅僅只是人數縮減這麼簡單,各兵種的配合等等,都需要時間來沉澱。”

“所以,孫兒想說的是,這個辦法如今是用不上的。”

見此,朱棣也頗為遺憾。

“那第二個辦法呢?”

朱瞻基回道:“第二個也簡單,彷照爺爺第一次親征的情景,示敵以弱,誘其主動出擊。但這個辦法雖然是個辦法,但實際操作起來太難,只能算是一個作戰的方向吧......”

其實朱瞻基壓根就只有一個辦法。

第二個辦法說了等於沒說。

說白了,朱瞻基想說的也只有第一個,意思就是告訴老爺子,別急!

爺爺你辦不了的事情,孫兒日後可以幫你辦到。

這仗如果能不打,自然是不打的好。

震懾塞北的事情,交給孫兒來辦。

把這次打仗的銀子儲存下來,發展更多的事情。

在聽到朱瞻基的話後,朱棣並沒有說什麼。

可是,他心中的想法,卻並沒有按照朱瞻基的設想。

本以為老爺子在清楚這些後放棄這次的出征,儲存國力將朱瞻基第一個辦法慢慢的實施。

日後自然就能擊潰塞北部族。

可放在朱棣自己身上,他想的卻是,自己一定要在死之前為大孫子爭取幾年發展的時間!

大孫子既然有了自己的戰略,那在這之前的和平,就讓他這個做爺爺的去給孫兒打回來吧!

此時的朱瞻基對此自然是不清楚的。

若是他知道,只怕一口老血就吐了出來。

那站在沙盤旁的朱棣,在仔細的想了想後,對朱瞻基說道:“說的很好。”

隨後又看向了一旁的老二老三,說道:“既然你們大侄子已有克敵之策,我們這些做爺爺和叔叔的,也不能光看著。這次出征,咱們就給這小子打出幾年和平的時間,至於最後能否將塞北之地盡數拿回來......”

說著,朱棣便又轉頭看向朱瞻基,說道:“就看你小子的了。”

聽到這話,朱瞻基頓時一愣。

得!

白說了!

感覺非但沒有勸住他們,這是要越來越起勁了!

正當朱瞻基發呆的時候,朱棣再次說道:“你小子在大局之上的眼光不錯,不過打仗要的不能光是這些,這次出征,好好的跟著你二叔三叔學學,看他們是如何帶兵的。”

見此,朱瞻基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是點了點頭:“是。”

“行了,都下去各自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