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去你大爺的吧。

自己這二叔還真TM是個王八蛋。

自己好心好意的給他出主意,到了他這兒,直接把自己給賣了!

讓他朱瞻基去想辦法.....

他去哪想辦法?

銀子你花了,還的時候他來想辦法???

朝廷要是欠個幾千萬兩銀子,他去哪想辦法?

這幾千萬兩銀子,光是那收益的一部分,他就還不起。

畢竟如今整個大明朝的財政一年也不過就是三千萬兩白銀左右。

他想辦法.....想什麼辦法?

直接把腦袋給你們不就成了嗎?

不過朱瞻基也不能就這麼讓他這二叔去瞎搞,這渾不拎若是真不要臉,不顧以後怎麼辦的去發行國債,他監國的時候是爽了,老爺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倆人腦子一歪,去打仗了。

等到了他朱瞻基登基之後,這些錢可都是他朱瞻基要還的。

國債不等於理財產品,只是將朝廷未來的收益提前使用罷了。

隨即,朱瞻基便對那二叔說道:“二叔,雖然老爺子讓你搞的這些事情暫時解決了。可是你就沒有想過,這件事情完了之後還會不會有其他的差事了呢?”

“若是爺爺他三番五次的要你做這種事情,就算這國債的辦法再好,能支援你用幾次?上次擴編神機營便是幾十萬兩的白銀,這次的軍餉,又是整整200萬兩的白銀。下次呢,500萬兩?1,000萬兩?等一年之後,朝廷該還這些國債的時候,你又拿什麼去還呢?”

“難不成二叔你這監國的癮,只做一年就夠了?”

聽著朱瞻基的‘諄諄教誨’,那二叔朱高煦也漸漸上了道。

心知以老爺子的為人,是非常有可能做出這種事情的,到時候,自己又該怎麼辦呢?

正如這大侄子所言,難不成,自己這監國的位子,就只坐一年?

到時候朝廷發行國債所欠下的銀兩,還不是得由自己還嗎?如今花銀子的時候有多開心,到了還錢的時候就有多傷心。

在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後。朱高煦也覺得這件事情不能那麼輕易的就去做了。

畢竟,這可是整整兩百萬兩的白銀啊!

整個朝廷一年財政的十幾分之一。

幾千萬人的賦稅。

雖然如今聽起來好像來錢挺容易的,但這是以朝廷的信用為背書的。

一旦出了分毫的差錯,整個朝廷的信用將蕩然無存。

往後別說發行什麼國債了,你就是跟人家借一兩銀子,人家都得考慮考慮沒有了這一兩銀子之後自己能不能活。

不由的,朱高煦也從之前的激動中冷靜下來。

“大侄子,那照你的意思,這件事接下來該怎麼辦?”

見二叔從最初的狂喜當中漸漸冷靜下來,朱瞻基也緩緩開口說道:“既然我們都知道老爺子在搞定這件事情後,會變本加厲的要求做更多的事情,籌備更多的銀子,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將這件事先拖延住,等到逼不得已的時候再辦成。”

“亦或者,給老爺子展現出一副竭盡全力的模樣,總之,一定要得到老爺子的承諾,不會再要求花更多的銀子時,我們再去辦。”

聽著朱瞻基的話,一旁的朱高煦很認真的點了點頭,對於朱瞻基的想法他也非常的認同,可是在想到具體該如何辦的時候,朱高煦還是忍不住的問道:“大侄子你說的這個道理,二叔我也明白,可是我們該具體怎麼做呢?怎麼才能讓老頭子答應不花更多的錢了呢?”

“老頭子這個人的脾氣性格你也是清楚的,心眼比誰都多,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做這種保證,除非逼不得已。”

在聽到自己二叔朱高煦的這句話後,朱瞻基立馬便指著自己二叔說道:“二叔,你這不是說到點子上了嗎?以你我二人的身份想要逼迫老爺子有什麼承諾,這基本上不可能。可這整個大明朝當中,什麼人能讓老爺子做出這樣的承諾呢?”

順著朱瞻基的話,朱高煦仔細的想了想。

最後突然說道:“每次老爺子想要打仗的時候,需要朝廷籌募軍餉,不都是你爹帶著百官去勸諫的嗎?”

“每次都把老頭子氣了個半死,卻又偏偏不能不聽。如果有他們這次去勸戒的話,或許老頭子真的能承諾下什麼話。”

而在說這句話的同時,朱高煦自己也在仔仔細細的審視著這個辦法,在最後說完時,對這個法子愈發的認可了。

瞧著自己二叔朱高煦自己便慢慢的想到了辦法,朱瞻基不由得一笑,說道:“二叔,你既然想到了辦法,那就去辦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