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策到底是何人所書,當真是國士無雙!”

明白這份摺子對大明將產生深遠影響的朱高熾,一時間也忍不住的驚歎道。

周圍正在等著朱高熾開口的眾人,剛剛瞧見太子那瘋狂變幻的表情時就有些疑惑,如今聽到他這麼說,心中更是詫異不已。

太子為人,他們這些大臣們還是瞭解的。

畢竟大明朝一直都是太子監國,指不定比對皇上朱棣瞭解的還多。

平日裡朱高熾雖從不吝嗇誇讚之詞,可讓他如此動容失態的還從未有過。

就在眾人一個個大眼瞪小眼的疑惑不解時,坐在主位上仔仔細細將手中的奏摺看了一遍的朱高熾,最終還是愛不釋手的將這奏摺交到了面前這些大臣的手中。

“諸位大人,你們也看看吧。”

說話間,朱高熾還不由的笑著感嘆道:“這朝中也不知何時出了這麼一位大才,真恨不得與他痛飲一番。此等妙策,也不知他是如何想的出來....”

朱高熾的話,吊足了在場眾人的胃口。

隨著這奏摺到了手中,一個個也顧不上什麼禮節了,紛紛圍在了那戶部尚書夏元吉的周圍,擠著想要一看究竟。

可不看還好,這一看完,一個個都沉默了。

畢竟,他們這些人可都是識貨的,一個個對這摺子內容的價值都門清。如今瞧見此等良策出現在別人的手中,心裡還頗有些不得勁,卻又不得不服,只能是沉默的不說話了。

“寫出這摺子之人,眼光之高,見識之廣,思路之刁鑽精準,膽子之大....夏某是自愧不如啊.....”身為戶部尚書的夏元吉,在看完這摺子內容後,經不住的感嘆道。

他做戶部尚書這麼多年,天天與朝廷賦稅打交道,卻到如今連朝廷這個問題都沒有發現,更別提想出如此角度奇妙的解決辦法。

其實就算提前將這個問題提前扔在他夏元吉的面前,他也絕想不到這種基本完全打破原有稅收框架的思路和辦法。

而寫出這摺子之人不僅看到了朝廷稅收上存在的巨大漏洞,還提出了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解決方案,關鍵此人還不是戶部之人,這就太過厲害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戶部之人。

只不過他夏元吉是從未聽人說過這樣的話。

“夏某做了二十多年的戶部尚書,今日方知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實在是羞愧難當啊......”

聽著夏元吉如此說,一旁的太子朱高熾雖然也很推崇寫出這摺子之人,但他看到的卻更多。

朱高熾笑著拍了拍夏元吉的肩膀,說道:“夏大人實在不必過謙,夏大人於戶部幾十年的經驗和功勞,又豈是尋常。其實在本王看來,寫出這摺子之人雖有驚世之才,但給人的感覺總覺差了些什麼。”

瞧著朱高熾頗有些自信的笑容,一旁的眾人倒是有些疑惑了。

“太子殿下,您這話從何說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