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名:打擂臺了

陸五郎又唱反調,“你這話說得好聽,你可別忘了,你外祖家可是當頭的大戶呢。”

陸四郎很坦然,“那就也割點頭,不怕,傷不了筋骨。”

“你可真是你外祖的好外孫呢。”陸五郎說。

陸四郎沒說話,欲成大事,總是要付出一些,若事成,沈南珣定不會讓外祖家白白損失的,若事敗,銀子也多半是受不住了。

幾位長輩交換一下視線,他們似乎明白了陸四郎為何要這樣做,不得不說,陸四郎這一招才是真正高。

若真能從富商身上割下肉來,只怕有的是亂子在後面。

下午兩位大人還要去點卯,袁相公從前門大大方方地走了,郭大人則是坐著陸四郎駕著的馬車出了後門,去了郭家後面,偷偷溜回了府,陸四郎又在郭府後面演了一出求見世伯,結果吃了閉門羹的大戲才回了順河坊。

陸四郎回到順河坊沈南珣早就沒了影,不用想,肯定也是先去陸府門口演一齣戲,再“心煩意亂”地出城去找人比武吃酒去了。

京都的一切似乎都挺順利的,可毗陵陸風禾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定下了貨物去採買的時候出了岔子。

既然衛皎皎母親、外家那邊的茶價大不合適,那邊不買了,當然,陸風禾自然要派人同衛皎皎說一聲。

衛皎皎並不清楚行價,找人一打聽才知道就算讓了兩成,那也是高了的,便有些不高興,覺得母親這是擺明了宰熟人呢。

秦氏倒是知道商行的套路,通常都是報價高一些,再讓幾分利,這樣就會給人一種佔了便宜的錯覺,很多人一聽能讓那麼多利,就會當場定下。

過後反應過來自己買貴了也只能自認倒黴,秦家在揚州開門做生意,也不怕有人上門吵鬧,大不了許諾下一單生意再少一些,然後再故技重施。

其實不少在揚州做慣了生意的都知道秦家價高,可很多時候不得不同秦家做生意,秦家的貨貴雖貴了些,但從不出岔子,若是外地商人,他們甚至願意從中作保找漕幫把貨物給人運回去。

另外就是秦家家主眼光十分好,經常先人一步把市場上的某一兩種貨物大量抓在手裡,讓人不得不同秦家做買賣。

衛皎皎自己不能回揚州,就派了身邊人回去過問此事。

秦氏還當是陸風禾去衛皎皎跟前學嘴,覺得陸風禾做生意的本事沒多少,嚼舌根的本事不小,知道陸風禾要做茶生意,甚至讓兩個弟弟去收市面上的茶,想讓陸風禾最後不得不求到她面前來。

衛皎皎自然是得到了訊息,氣得上火。

楊大太太還記掛著楊大郎那一頓打,見衛皎皎氣得不輕,著人細細打聽了怎麼回事,居然起了同衛大太太打擂臺的心思。

想讓衛皎皎到底誰才靠得住,往後踏踏實實在楊家相夫教子,少往孃家跑。

於是,還不等陸風禾開始收茶。

楊大太太和衛大太太倒紛紛收起了茶。

楊家小半生意是做南北貨的,在收貨這事上,那是做熟了,尤其是茶葉這種北方走俏的東西,楊家更是輕車熟路,收來的茶還都不錯,價格還低。

秦家因為自己有茶山,江南淮南甚至兩湖多的是茶,從來只有賣茶沒有買茶的,這猛地要去收茶,商行的管事還真抓瞎了幾日。

結果可想而知,茶被楊家收了不少不算,衛大太太那邊高調收茶茶價還被炒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