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由緩慢旋轉的白色光芒組成,與一道尋常門的大小差不多。

白色光芒偶爾淡化,如幻如霧,看上去清瑩秀澈,純潔無害。

然而,張栩無法直接觀測到其後的樣子,始終讓他留有一絲戒備。

於是少年動用“眼福”神通來觀察此通道,遺憾的是,“眼福”也只給出了聊勝於無的資訊:

【氣機化門:由萬物鼎氣機所化之門,不知通往何處,威脅度低。】

威脅度低……就這就這?

這傢伙不如何靠譜啊,每次我想要獲知的資訊,均是敷衍了事,樂潯喜歡穿藕荷色這種資訊,倒是能顯示出來。

張栩無可奈何地搖頭嘆息,像極了望子沒有成龍的老父。

好在跟著自己神魂一起來到補天殿的東西,除了一身衣物,別在腰間的佩劍也俱在。

為了保險起見,他先將《天譽誌異》收回識海中,再拔出佩劍。

往劍中注入不少金屬性氣機之後,少年右手緊握劍柄,擺好了隨時可以迅捷刺出《漁陽劍訣》第七式的架勢,這才緩緩踏門而入。

“呼——”

如同微風拂面的感受傳來,那是萬物鼎的氣機所致。

張栩只覺得跨門而入時,眼前一陣白芒忽隱忽現,他橫劍在身前,以此防備白光中的未知。

等到他全身進入,白芒自然褪去,張栩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一個寬廣的洞穴中。

洞穴約有兩丈多高,其內並沒有什麼機關或敵人存在,入目的只有一塊石碑,以及光溜溜的洞壁。

洞壁的顏色竟然為墨綠色,與萬物鼎的顏色完全一致。

難道,此處是萬物鼎的“芥子空間”?

少年四下張望,除了剛剛進來的光門,以及漂浮在正中半空的半丈高石碑,洞中見不到其他東西。

他只好小心翼翼地靠近正中,目光掃向古蹟斑斑、身上有幾道大裂痕的石碑,其上刻著八個古體字:

“福生有基,禍生有胎。”

張栩思忖片刻,認為此句應當是“福禍各自有因”的意思,他動用“眼福”神通凝望石碑,成功獲得石碑的名字與部分資訊:

【雲中碑:承天下福禍因果而生,親近萬物。】

雲中碑?補天殿所在的界名,不正是“雲中天”嗎?這塊石碑應當與後者有關聯。

可能是這塊石碑受損過多,被某位大能收在萬物鼎中,利用後者的特性緩緩溫養修補石碑。

那一世在補天殿當道童之時,估計都對此等神異的石碑,尚沒有資格擁有知情權,導致自己對這塊雲中碑沒有任何印象。

不過,有了這石碑“親近萬物”的描述,張栩懸吊著的心有所平復,輕輕舒了一口氣。

緊接著,他利用自身的陣法造詣,檢視起石碑周圍是否有什麼隱形的禁制。

“坎位,氣機流動正常……兌位,氣機流動稍弱,但屬於可接受的範圍……”

少年略作掐算,神識飛快地將雲中碑附近的氣機流動,完全心算了出來。

如此一番檢查下來,除了知道這塊模樣蒼老的石碑周圍並沒有禁制、陣法之外,還知道其正處於休眠中,氣機的運轉十分緩慢,就跟剛見到萬物鼎的時候一個樣兒。